四月中旬,笔者在安阳太行书画院观看了马喜成老先生书法作品展时,让人叹为观止,真是胸藏乾坤,立意高古。闪耀着颇能传达书法审美的思想光芒,演绎出多彩的人生阅历。
马老1937年出生于河南濮阳,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的书法作品,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厚重、苍劲、茂朴、磅礴”。承古而不泥古,有着深厚传统的文化底蕴,善于将自己的精神气质和个性内涵浸润在书法作品中合二为一。同时,在谋篇布局上疏密有致,章法巧妙得体,跌宕纵横,出神入化,酣畅淋漓,雄强大气。犹如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让人更愿守土开疆域,何惜百死报家国的英雄气概。
马喜成先生的书法之所以有此强悍的感染力,是因为他的书法尊传统,出入名迹。习书近60余年来,他敏而好学,笔耕不辍,勤思善虑,博采众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的书体刚毅粗旷、苍劲古朴,融诸家精华,尤其彰显出《石门颂》和《好大王碑》的浑然天成和沉雄豪迈之气;又有以汉隶为主,尽显汉魏遗风之姿;同时,藏金文、大篆、行草之体。兼收博取,笔笔抗鼎,如杵划石,立意高远。魄力雄强浑穆,意态爽朗奔放,骨力铮铮,遒劲纵横。将天地山川融于股掌之中,传递出历史岁月的气息,既有黄钟大吕之远古迴声,又流露出现代书写艺术之美感。
马喜成老先生善于将自己和笔揉为一体,在追求跌宕纵逸的风格中,用笔迅疾而劲建,尽兴尽势尽力,墨色对比强烈,干湿浓淡交替变化,润而不肥,枯而不燥,丰富多变,技法精熟,内心充满激情展示出自己的人文气质,人即是笔,性情即是字。书法随其个性,取法自然,出师有道,妙趣天成,自出机杼。古人云:“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贤哲之书温醇,雄峻之书沈毅。故此,他的作品做到了字形美、章法美和神态美。也体现出他为人品味古雅,崇正大度,性情豁达,格调豪放的性格。
在当今社会,很多书家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创作的作品少底气,无风范,以一种别致的技法创作,反以大家自居,虽博得一时之宠,终经不起岁月的检验,从而销声匿迹。马老书法以继承为主,没有受当今世俗风范的影响,非常注重书法的出处和考据,练习每一个字都以大量的石刻拓本和古人的墨迹入手,做到字有出处,真实准确。显示了其学识的渊博,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其崇古尚朴的书学观点。书法是人心的反映,由于人心的不同,其书法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所以,可通过书法来窥探人心。书从心起,故人心正则书正。书法的根本属性,就在于其社会公共性。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技法娴熟,其后更有精深的学问做支撑。能使笔意应体,书体应文,文则能应人,文笔合一,肆意东西,不显张狂,唯觉适宜。使得传统和现代能够在个人心性价值统一起来,书法既有文化本土性,又有时代的审美性。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看了马喜成老先生的字后,感慨道:“其作品既蕴含了古典书法之精粹,又有创新艺术之美感,苍劲古朴,大气磅礴,灵变生动,风格独特。”中国民族画院副院长赵占东先生,则赞道:“不求闻达,保持着华夏古风,书如其人,字字铿锵”。
马喜成老先生的书法虽不是承前启后,但也是继往开来呈现出来的一种书风,别具一格,不仅在中原,在全国都极为罕见。俗话说:“姜是越老越辣,艺术是越老越精到。”有专家预言,马喜成先生的书法时代已经来临。
当然,在今天的社会上褒贬不一,萝卜青菜各有所好。但是,真正好的艺术作品是经得起时代的检验。马老先生年逾77岁,我想酒还是陈年的香。在这里,不做多议,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