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守祥
文化是国家的精神旗帜,其生存与发展品质是文明程度的标尺。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在“品质为王”的创新时代,文化发展必须以人为本、指向人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品质的提高。当代中国亟需解决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如何跟上经济“硬实力”的发展,以构建新的社会平衡并培育更加良性的发展机制与文化生态;建立与时代相符合的“思想市场”以及更好地坚守制度正义,在新型生态文明基础上展现“文化中国”的魅力与优雅。
文化创业常比经济政治创业更复杂,其意识形态性常使文化创业更需要探索、决断与开拓,其精神滋养性更需要为生命立心、为民族护魂、为万世守神的深谋远虑;误用、滥用公共的文化权力,将延误文化发展的机遇,浪费公共文化发展的资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明确了“制度正义”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倡导用健全的制度保护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聚焦文化建设的最新议题,紧扣改革开放和国家治理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文化正义的全面落实,是一项极富时代意义的研究课题。
世界因文化而温暖、因文化而别具声色。先进文化更是人们获得理想信念、生存意义、终极关怀的精神家园,它可以制衡市场逻辑、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与扭曲。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文化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建设关系国家发展,文化品质关乎国家品质并决定个人幸福指数和幸福层级。
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文化的复兴与文明的养成。从更宽广的视野“回到马克思”,应对中国面临的两极分化严重、自然环境恶劣、人成为“单向度”的消费机器等问题;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审视改革开放与意识形态安全、文化的国家治理政策体系更新与治理能力提升、文化产业的短平快与文化事业的精神凝聚等难题。消费时代需要人文价值关怀,更需要在全球化加快中建构本土文化的精神支撑、完成价值观再整合。解决文化内容质量问题要制度正义的纠偏又要文化自觉的深入,要切实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提升文化治理能力、增强文化创新机制。
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没有文化的整体复兴作为拱卫、没有文化的深度活力进行反哺将难以为继。中国要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秉承科学发展观,大力改善文化生存的制度环境,以更大政治智慧解放文化创造力,保障文化生成的创新性、多样性并确保文化发展的先进性、厚重性。推进文化正义,首要的是加强公共政策的程序正义,加快公共文化立法与文化市场治理的修法。维护文化平等、保障文化自由、促进文化分享是文化正义的内在价值;尊重文化形象、优化文化环境、净化文化市场是文化正义的外在价值。文化正义匡扶包括文化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性及文化享有的平等性,也包括文化生态平衡和文化品质的提升。
犹如恶补硬实力的经济,当前我们亟需通过制度正义、体制调整与实践创新等充实文化的实力、提升文明的水准,尽早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与和平崛起。文化引领及其发展战略必须合法依规,合乎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惯例。多年的文化体制变革成效不大、文化生成机制创新不足,主因是旧体制的禁锢和制度正义的缺失。宽容的对话和协商式治理将推动社会公平与制度正义的实现,媒介素养提高与底线伦理的共识有助于文化内涵的丰富与精神品质的锻造。
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特别是价值理念、国民素质、国家形象等是否有竞争力,能否赢得更多的国际认同。中国应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深化文化认同,以强大的软实力形成国际亲和力与辐射力。建设文化强国,当代中国要解决文化道统接续、文化走出去与国际话语权争夺、大国形象塑造与文化正能量传播等难题。在此基础上,接续本民族的人文传统、融合外来的先进文化,进而才有可能培育出中国的新文化与新公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魅力展现与价值传播,寄望于新时代文化正义的匡扶与文化品质的提升。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