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之旅>> 真情实感写真诗 正文

真情实感写真诗

2016-03-14 11:24 文/ 李佳悦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6、3

                                 ——读王学忠的诗有感

        在近百年的诗歌史中,诗人的苦难成了人类的见证,而诗歌便是这个见证的载体。诗人王学忠把生命祭祀在文字中,用自己的生命来书写他对诗歌的追求。艾青说:“诗是自由的使者,永远忠实地给人类以慰勉,在人类的心里,播撒对于自由的渴望与坚信的种子。”王学忠的诗,正是这样播撒对于自由的渴望与坚信的种子,让诗歌真正地回归了“言志” 和“缘情”的本源。他的《因为我是诗人》最后两节是这样写的:“面对民怨沸腾的城市、乡村/面对痛痛的泪、殷殷的血、惨惨的心/面对人肉制作的丰盛美宴/你可以开怀大笑、划拳狂饮/不过,我不能这样/因为我是诗人//是疮,我就要揭/是冤,我就要伸/是悲痛,我就要落泪/是强盗,我就要痛恨/谁也不能禁止我的感情/因为我是诗人”正是他这种真情写作和对诗歌的执著,才使更多的读者认为“王学忠的诗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开出的花朵、是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呼声、是下岗工人不屈的战歌、是刺向腐败分子的犀利匕首。”

        王学忠把他身体里所有的真诚、情感全部倾吐出来,即使在生活的严酷挤压下,仍然坚守着自己做人的良知。他的妻子英儿在《诗为弱势群体而歌》一文中写道:“学忠的诗,是社会底层人们匍匐在地上的呐喊、呻吟,字字句句都流淌着酸涩的泪水,鸣响着对假、丑、恶的鞭笞。”王学忠是一位真正为人民命运而歌的诗人。 

        “ 捶胸跺足骂娘
         甚至,坐在地上
         用嘶哑的声音喊冤枉
         其实,只是渴望
         下岗工人不再下岗
         一个唉声叹气的群体
         重新挺直脊梁
         当家作主的喜悦
         春鸟般在心头歌唱”
              ——《渴望》
        王学忠和他的妻子都是下岗工人,在“国企改制”大潮中被牺牲的一群。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下岗工人对最基本生存权利的渴望和温暖家园的向往,也包含着一种对劳动人民生命力顽强的感动与赞叹。 
        “屁股撅得比头还高
         一日三餐顿顿不见荤腥
         米饭、馒头、大葱
         伴几声咿咿呀呀的河南梆子乐融融
         寄往家乡的每一分钱
         都渴望山村不再贫穷”
                   ——《城市拉煤工》
        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勾画了城市漂泊者拉煤工生活的艰辛与豁达,抒发了诗人激荡于胸腔里的深厚感情 。艾青说:“诗的旋律,就是生活的旋律,诗的音节,就是生活的节拍。”王学忠夫妻下岗后,靠摆地摊卖鞋维生,他所接触并与之为友、为邻的都是和他有着同样命运的弱者,他们遭遇的困境也是王学忠遭遇的。因此,王学忠的诗中便常常出现这样的一幕。
        “这是一群丑陋的劳动者
         像一簸箕不闪亮的石头蛋
         洒在古城的闹市、社区
         钉鞋、修车、卖菜
         屋檐上扯起面洒幌子
         妻是老板娘,丈夫是伙计……”  
                      ——《劳动者》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画面,很普通,甚至很丑陋。然而,却是他们用其勤劳、善良、坚韧,支撑起了我们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壮丽大厦。《中国民工》一诗他是这样写的:
          “让道路提速
           把黑夜除名
           一栋栋摩天大楼拔地而起
           立交桥飞架南北西东
           汗珠子是廉价的雨
           殷红的血随时可以牺牲
 
          对荣誉、功名
          从来不屑一顾
          劣质的烟卷
          缭绕着一条条腾飞的龙
          半斤烧酒下肚
          大把大把的苦痛便去无踪”
          他们的生活简单,吃的是粗茶淡饭,抽的是劣质烟,喝的是劣质酒。头脑也简单,只要身子和肚子温饱了,其他没有任何奢望。王学忠的诗里没有“假大空”、 “高大上”的豪言壮语,也没有贵妇阔少“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颓废、隐晦。每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流出的血,让人读得心痛、颤栗。这样的诗恐怕没有亲身经历是写不出来的。
         王学忠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写诗不应该仅仅用笔写,甚至用心写也不够,而应该用血写,用毫不掩饰的一腔真情去写,只有用真情写出来的诗才能赢得人民的共鸣。”为了诗歌不绝如缕的命脉,让我们一起呼唤像王学忠这样的诗人吧!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