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市百尺河镇中心学校 孙瑞海
生物课程目前在中学阶段处于“副科”地位,生物学科特点也介于文理科之间,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对生物学习的重视和积极性不够,也引起学生学习方法的不适和学习兴趣的下降。不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兴趣,加强学生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激发创造能力,就能让学习变得更有成效,更加轻松。结合本人这几年的点滴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让学生对上生物课充满兴趣。
一、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生物学来自生活,在学习过程中,坚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有许多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 例如,在讲扁形动物的猪肉绦虫时,先叙述一个囊虫病人的真实遭遇,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猪肉绦虫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猪肉绦虫是如何引起人类疾病的?得了这种病应该怎样治愈?如何才能预防囊虫病的发生?出于对健康的担忧,学生急于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学习兴趣盎然,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了。
在生物教学中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利用他们培养学生的兴趣。如讲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时会涉及鼯鼠的粪便五灵脂,借此提到鼯鼠大名鼎鼎的别称“寒号鸟”,以及“样样会,门门瘟”的鼯鼠五技而穷的故事,相信学生一定会对五灵脂印象深刻。
二、用语言的美展示生物课的美
1、善用比喻。例如:在讲解能源物质时,为了让学生分清楚生物体利用能源物质的先后。给学生打比方,把ATP比喻成“零花钱”,把糖类比喻成“活期存折”,而把脂肪比喻为“定期存折”,把蛋白质比喻成“不动产”,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2、巧用诗词、成语、俗语。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以很好的体现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体现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用一山不容二虎”、“肉为何比粮食贵”来讲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用“二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来说明生物多样性的美学价值。相信定会给学生留下形象的感受和美的欣赏。
三、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化解学生认知难度
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具和手段可以使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 理解更加容易,使抽象的 内容变得更加直观,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细胞结构时,很多学生都对这一知识点感到模糊和难以理解,任凭教师怎样生动直观的讲解,也不如给学生一个细胞模型,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和 归纳,然后,教师再结合模型讲解,从而让知识系统化。
四、恰当的训练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增强学生信心
课堂训练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的手段,而且还是教学反馈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的教师往往设置较难的练习,全班能做出来的不超过三分之一,这样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生物的热情,不利于培养生物兴趣。我在这方面做到紧扣本节重难点,面向大多数学生,难易比掌握在1:5以内,让多数同学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果,有成就感,就有继续努力的劲头。
通过课堂训练或测验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在与其他同学竞争的同时,通过各次训练结果,学生对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也有一个纵向的比较,从而实现自己与自己相比较,从而不断超越自我。
五、用感情投资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若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做到处处关心学生,爱生如子,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一次施肥过多,植物为何会烧苗 南瓜为何有的子房会发育良好,有的发育不好,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兴趣实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我想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从自身所处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