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教视点>> 尊重学生人格 保护学生自尊 正文

尊重学生人格 保护学生自尊

2011-10-31 09:35 廖红梅 2011年10月31日今日文教A15版
分享到:
 

   廖红梅

在我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直牢记着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每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它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做好班主任、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我从如下几方面谈谈体会。         

一、讲究批评的艺术,不让违反纪律的学生感到难堪。

在现实中,有的老师习惯把违反纪律的学生叫到办公室,当着许多老师的面狠狠地批评他,最后只简单地说一声“回教室去”。当然,老师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我认为这种方法欠妥当,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跟老师闹对立。违反纪律的学生在众多教师面前,往往不肯把违反纪律的原因说清楚。这样老师就很难掌握其事实的情况,难于对症下药,如果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教室外等无人的地方,并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教育,效果显著。

过去,我往往让迟到的学生在教室门口站一段时间,时间告诉我,这样做不好,迟到的学生在众人睽睽下站在教室门口,心里当然不是滋味,事实上,学生迟到的原因,如果是实际困难造成的,应当给予同情和帮助,即使是贪玩而迟到,也不必当众指责,而应耐心正面的教育。

有一次,有一个学生迟到,当我知道他是因为太晚睡觉,因晚起而迟到,并知道他还没有吃早餐,又见他上气不接下气时,即以表扬的口吻说:“你还没有吃早餐,为上学又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说明你还记得上课的时间,还有时间观念,不过,你想想,为什么不早点睡觉呢?”他惭愧地低下了头,并保证以后按时休息,按时到校。然后,我让他回到教室上课。我认为这样充满情感的批评教育,远比骂他一顿或让他站在教室门口好得多。

二、尊重学生的自尊,不随便公开学生的错误。

在工作中,我发现不少老师总喜欢把学生的错误公之于众,并在班中大讲特讲。我认为,学生的错误是偶然的,犯错误的学生是个别现象,不公开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会更好些。

一次,班中一个学生买早餐与语文资料的十几块钱被同学偷了。后经查明,是本班的一个女学生所为,我当时气愤极了,准备在全班同学面前羞辱她一顿。但我又想,这样做她能承受得了吗?以后在同学中怎么做人?最后我还是把她自己叫来,对她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她悔恨得痛哭一场。我见她有悔改之心,就告诫班中知内情的同学不要把此事张扬。事后,这个学生见到我,总有一种羞愧感。看来,她的错误是偶然,她对自己的过错有认识了,既然她能改过,不公开她的过错,又有什么不好?

我不只对自己教的学生这样做,对其他班的学生,我同样尊重他们的自尊心。有一次别班几个学生到我班捣乱,被我当场抓住。这几个学生吓得面色如土,我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发现他们非常害怕和后悔,就答应不把他们的不良行为公开,也不把他们的不良行为告诉其班主任,只要保证他们以后不重犯就可以了。事后我向他们班主任了解简单情况,知道他们确实改正过来了,还做了许多好事。

三、过激批评后要降温。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教师也一样。当学生严重违反纪律,特别是顶撞老师时,老师往往会大发雷霆,这是对学生批评就可能会出现过激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我的看法和做法是,当怒气全消后,要找学生来个推心置腹的谈话,来个诚恳的道歉。这样做,其实也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可排除学生憋在肚子里的气,消除师生关的隔阂。否则,学生有余怒,对立情绪不消除,教育工作就难于开展。          

总之,对学生的教育要讲究方法艺术。对他们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倾注爱心,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理解万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作为班主任就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基本原则最重要的是倾注无限的爱,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广东省五华县华新中学)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RSS订阅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