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投稿指南
首页
>>
文教视点
>>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探索
正文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探索
2013-03-12 13:58
文/曾会梅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 2013.3.4 6版
分享到:
初中学生刚从各小学上来的,在小学阶段接触文言文不多。因此,一上到初中接触文言文,有一种惧怕心理,在所难免。特别是解答文言文实词在句子中的意思,他们常常靠死记硬背,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文言文的兴趣。按新课标要求,文言文中的实词又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考查文言文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其中一个考点。如何才能快速地推断文言文的某些词语的意思,提高学生对掌握文言文实词的兴趣?笔者就此问题谈几点不成熟认识。
一、可借助字形结构,推测词语意思
汉字是表意的,以形声字居多,注重从形旁分析推敲词语的意思不失为理解词语的一条捷径。如:“扌”跟手方面的动作有关,“贝”跟钱财有关,“之”跟脚走这方面的动作有关……教师若能这样分析,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另一方面更好地理解把握一些词语的意思。例如: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髫”的形旁意思是跟须发有关。如“髺”“鬓”“髯”,了解了这个形旁,便可以知道“垂髫”就是垂下来的头发的意思。当然也可以根据下文提到的方法,从句子中词语的对称“黄发”与“垂髫”也可以知道。“髫”是“发”的意思。
2.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句中的“逾”的形旁是“之”旁,跟走有关,所以解释为“越过”。
3.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句中的“溢”原字是“益”,上面是倒写的“水”,下面是“具皿”,说明是水从具皿中溢出,表明水满了。这里的“溢”是“满”的意思。
通过讲解形旁,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词义,加深了对形旁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文言实词的兴趣。
二、可借助语法结构,推测词语的意思
文言实词有些问题的意思虽然弄不清楚,但是通过一些词语结构(如词性、句子成分等)可以加以判断,从而达到解答的目的。如:
1.下面句子中词语“志”的意义与用法是否相同呢?
A.处处志之。 B.寻向所志。
这两个“志”的意思与用法是否相同呢?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带了宾语,这个“志”是动词,是“作标志”之意,第二个是“寻”的宾语,是名动,是“标志”之意。
2.下列句子中词语“穷”的意义与用法是否相同呢?
A.(渔人)复前行,欲穷其林。 B.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穷”本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的。A项“穷”却带了宾语,它作动词用,意译为“穷尽”。B项“穷”相对于“达”而言,是“不得志”。“困窘”之意,是名词。两者的意思用法均不相同。
三、可借助句式结构,推断词语的意思
文言文在语言结构上常采用对文,即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处于对应位置上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依据这些特点,可以用来推测词语的意义。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这里的“与”是什么意思呢?根据句子结构相同,词语对称,所以可推知:“与”就是“选”之意,即为“选拔”之意。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素湍”与“绿潭”相对应,“回清”与“倒影”相对称。前后结构两两相同,所以可以推测“湍”是流水,“潭”是深潭水之意,深潭才会绿。“清”是清波,“影”是倒影。
四、可以根据文段语境,推测词语意思
这种方法,是考试中运用最多的一种,它主要是从上下文的语意流向,事理的逻辑关系这个角度理解。
1.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
这里的“拿”不可能用于小船的,也不可能拿得起小船,也解不通下文的意思,所以这里的“拿”是“划”之意了。
2.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这里的“仿佛”不是“好象”之意,下面的“若”是可以解为“好象”,那不是作者自己重复的,认真阅读文句,根据文章的语境,我们可以发现,原来渔人发现一个洞,“初极狭,才通人。”所以这里的“仿佛”应解作“隐隐约约”最符合原文语境了。
五、可借助课文里的成语,印证所解词语
一般说来初中升高中考试的考查,考文言文基本立足点是课内,但亦有小部分延伸课外。所以掌握了常用的课文中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并经常利用一些成语的解释进行佐证,对掌握解答文言实词亦有很大的帮助的。例如: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选自试题)
从所学过的《为学》课文中的这样一句话:“蜀之鄙有二僧”。其中“鄙”的意思就是“边远地带”。以此印证选文中的“鄙”,就可以看出,这里的“鄙”不属“粗俗”“庸俗”之解。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这可引证成语“鲜为人知”这里的“鲜”就是“少”之意。
例句里的“鲜”也是“少”的意思。
3.休浸降于天。(《唐睢不辱使命》)
4.蒋氏大戚。(《捕蛇者说》)
这两句中的“休”与“戚”两个字。可以联想到成语“休戚相关”的含义。因此,这里的“休”、“戚”分别解为“福、欢乐”,“祸,忧愁”之意。
综上所述,推测文言实词的意义主要可以从这五个方面入手,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文段上下文的意思联系,还可以从选文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等方面考虑,也可以得到启发。总之要想准确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平日应坚持多读文言文,广读文言文,认真琢磨,反复推敲,立足课文,延伸课外,运用语境推测,理解词语,是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五华县黎塘中学)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
中华文教网www.zhwjw.net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
中华文教网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中华文教网
(www.zhwjw.net)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中华文教网
部分文章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妥善处理。
焦点阅读
“诗画中国”2019母亲颂全民才艺盛典系列活动在京启动
如何注册315记者摄影家网会员发布信息
《商企汇》栏目组征集节目
“中国梦·老兵情”老兵英模事迹全国巡回宣讲信息发布会在京举
频道精选
多杰旦:公益办教育 永远在路上
河南中牟县数十万多件农耕老物件寻找有缘人
315记者摄影家网如何会员中心投稿
“诗画中国”2019母亲颂全民才艺盛典系列活动在
网络电视《商企汇》、315记者摄影家网广东站上
公告声明:关于撤消商企汇(广东)影视文化有限
如何注册315记者摄影家网会员发布信息
李修平散文集《人生路上》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商企汇》栏目组征集节目
田宇现代诗选集《萤空》首发暨研讨会在北京文心
下一篇
下一篇:
浅议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电话:18610236845
客服qq:
421808130
邮件:zdkw2005@163.com
京ICP备10012388号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RSS订阅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