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书写作>> 佛陀教育之禅科学 正文

佛陀教育之禅科学

2013-01-04 13:44 文/李兴春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2012.12.31 A2版
      台湾高僧净空法师首倡“佛陀教育”之说,提出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一种教学、教育体系,而不是宗教,这一深刻的认识破除习见,为佛教重新正名,推动了佛教现代化,影响非凡。
      净空法师进一步指明了佛教与佛学的区别:佛教虽然是佛陀的教育,但这种教育不是把佛教当作学问、学术来研究,佛教不是佛学。对此我们理解为:佛教可以成为一门学问,成为佛学,但它不能只凭自身就完成佛陀的教育,而应与其他宗教、世俗的内容广泛结合,才能完成“智慧的教育,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释净空《佛法与人生》);佛教的内涵远比佛学更广,达到的是一种更高的“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释净空《佛法与人生》)目标。
      “禅科学”就是一个完成佛陀教育的禅与科学的“结合部”。很多人早已认识到禅宗思想和科学思想在深层本质上有相通之处,如禅宗之“不立文字”、“不可说”,以及“拈花微笑”的著名典故,对应了操作主义的科学概念定义理论;禅宗关于“空有”、“空色”关系的许多表述,对应了真空激发和零点能,甚至对应大爆炸宇宙学;禅宗公案“因指见月,得月忘指”,对应了记忆的特殊编码理论;禅宗典籍《嘉泰普灯录》记载的“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偈语,对应数学上的选择公理、分球佯谬。等等。
      我们再以禅宗六祖慧能论定、慧关系的一段禅语为例:“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不殊。”(《坛经·定慧品第四》)如果把灯理解为灯具,光可以是像灯具一样有实体的物质,而现代物理学上光子是玻色子,玻色子组成的物体可以任由其他物质穿过,而不像费米子组成的物体会阻碍其他物质穿过(这就是满足所谓“泡利不相容原理”),科学家已经在尝试将玻色子转换成费米子,使玻色子组成的光也像费米子组成的实物一样排斥和不相容于其他物质,甚至像美国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的“光剑”一样,可以进行招架格斗。宋代柴陵郁禅师的著名偈语:“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五灯会元·卷第十九》)也有同样的意思,除了可将珠光理解为像激光一样以高能量灼穿“照破”不透明的山体,还可将珠光理解成为坚硬锐利的实物、实体,对不透明的山体进行机械性破坏,同样也是“照破”。
      还有宋代青原惟信禅师一段著名的禅语,回忆自己参禅悟道的经历,说: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这就像科学认识和发现的第一层次或者说第一重境界,山是山水是水体现了一种严格的对称,在数学上是1=1的恒等式;在逻辑上是“P当且仅当P”的同一律。1和1在等号两边形成对称;P和P在“当且仅当”的逻辑等值关系两边形成对称。而经典物理学上波是波,粒子是粒子,各自形成对称;稳恒态宇宙学上也只观测到正物质宇宙不随时间变化和各向同性的对称。这好像都是毫无疑问、本该如此、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
      它还是关于对称的“居里原理”和“诺特定理”的最平凡特例。居里原理是说:原因中对称的到了结果中仍然对称,结果中不对称的在原因中还是不对称。山和它本身、水和它本身当然对称,原因中山和山对称,结果中也是山和山对称;结果中水和水对称,原因中也是水和水对称。而诺特定理是说:每一对称作用量的连续变换都能形成守恒律,反之守恒必然形成对称。山和山对称,这其实就是同一座山,搬到哪里都是这一座山,不会改变,所以山和山当然守恒;水和水对称,这其实就是同一道水,流到什么时候也是这同一道水,不会改变,水和水当然也守恒。
     这种严格的对称守恒虽然没有错,但确实也太单调、平凡了点,科学不能甘于这种平凡,否则就没有任何发明、发现或创造。生活中处处有对称,但也有不对称。而在科学研究中,自杨振宁和李政道发现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后,美国物理学家克罗宁和菲奇又发现电荷宇称联合不守恒,欧洲原子能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发现正负K介子在转换中存在时间不对称性。对称不断被打破,于是就有了如同惟信禅师悟道的更高一个层次或者说第二重境界: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原来那种1=1、P当且仅当P的严格、完美的对称破缺了,好比把1认为是由+1和-1复合而成,在这种特殊前提下+1≠-1,因此有可能1≠1,1和1不再对称;同样将P认为是由“P”和“非P”复合而成,在这种特殊前提下“P”当且仅当“非P”在逻辑上不成立,因此有可能P当且仅当P也不成立,P和P不再对称。
      物理学上则是量子力学取代了经典物理学,使微观世界的物质既是波,又是粒子,任何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演化态宇宙学特别是大爆炸宇宙学取代稳恒态宇宙学,使反物质的宇宙和正物质的宇宙同样可能存在。当物质是波时不是粒子,当物质是粒子时不是波。当宇宙正物质占优时不能演化出反物质宇宙,当宇宙反物质占优时不能演化出正物质宇宙。这都说明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居里原理也不得不被修改为:原因中对称的到了结果中有可能不对称,结果中不对称的在原因中有可能对称。原因中山是山,结果有可能山不是山;结果中水不是水,原因中有可能水是水。既然山不一定是山,水不一定是水,山和它本身可能不对称,不是同一物;水和它本身也可能不对称,不是同一物,那就谈不上什么守恒。于是诺特定理也相应补充为:对称形成守恒,反之亦然;不对称则不守恒,反之亦然。
      对称破缺带来了一个丰富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却又给人们对自然本性的认识造成很多混乱,物质在微观状态上既是波又是粒子,但为什么到了宏观状态上要么是波,要么是粒子?正物质的宇宙和反物质的宇宙同样存在,为什么我们的宇宙单单演化出了正物质占优的宇宙?山不是山又会是什么?水不是水又会是什么?这种种佯谬表明:不对称的缺口还需要在更大范围内闭合起来,于是又有了惟信禅师悟道的最高一个层次或者说第三重境界: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破缺的对称又恢复了完整,把复合的1=1看成±1=±1,复合的P当且仅当P看成(“P”且“非P”)当且仅当(“P”且“非P”),等式和逻辑等值关系式又都理所当然地成立,在它们两边又自然而然形成对称。
      量子力学最正统的“哥本哈根解释”则认为物质就是波和粒子的复合体,波和粒子各以或然的概率存在,而它们复合的整体以必然的概率存在。物质在宏观状态上要么是波,要么是粒子,不过是因为我们用测量波的方式使波的或然概率成了必然概率,它就成了波;或用测量粒子的方式使粒子的或然概率成了必然概率,它就成了粒子。所以在宏观上还需要把测量者包括进来,包括了测量者的波和粒子宏观复合体与没有测量者的波和粒子微观复合体仍然形成严格对称。宇宙在起源或大爆炸之初极短的时间内,正反物质数量是相等的,从而也是对称的。
      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居里原理也进一步补充为:原因中对称或不对称(即近似对称)的,到了结果中还是对称或不对称;结果中对称或不对称的,在原因中还是对称或不对称。原因中“山和水”是“山和水”,结果中仍然“山和水”是“山和水”;结果中“山和水”不是“山和水”,原因中仍然“山和水”不是“山和水”。诺特定理因此修正为:对称或不对称有可能形成守恒,也有可能不守恒,反之亦然。
      科学认识到了这一步是否就已臻于极境?其实还有惟信禅师都没悟到的比最高层次还要高的一个层次,或者说还有第四重境界,惟信禅师的著名禅语因此要整个被重写一遍: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见山是水,见水是山。”
      破缺的对称只有在这种矛盾转化、对立统一的情况下才能恢复真正的完整,在某种更特殊的前提下+1=-1、“P”当且仅当“非P”也会成立。也就是说不但1和1可以形成对称,1和-1也可以形成对称;不但P和P可以形成对称,“P”和“非P”也可以形成对称。
      一种新的“隐变量子力学”将波粒二象性推广为“波粒隐三歧性”,波粒二象之外还有第三种“隐变量”,波在隐变量中是粒子,粒子在隐变量中是波。宇宙在起源或大爆炸之前有一个“奇点”,在奇点内正物质就是反物质。
      居里原理也由此断言:原因中对称的,结果中必然变为不对称;原因中不对称的,结果中必然变为对称。而结果中对称的,在原因中必然变为不对称;结果中不对称的,在原因中必然变为对称。原因中山是山水是水,结果中一定变成山是水;结果中山是水,原因中一定山是山水是水。原因中山是水,结果中一定变成山是山水是水;结果中山是山水是水,原因中一定山是水。诺特定理同样有了另一层意思:对称形成不守恒,反之不必然;不对称形成守恒,反之亦不必然。
由以上这些禅科学例子可以看出净空法师佛陀教育的重要意义:如果把佛教认为是宗教,那么不管佛教和科学相通之处再多,也存在宗教有神论和科学无神论的本质区别;如果把佛教认为是教育,那么,佛教和科学之间贯通一气,浑然一体,就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在禅科学例子的启发下,我们可以把更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内容纳入佛陀教育的教科书,像对佛教经典一样学习;佛陀教育也可以吸收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建立新型的佛陀教育师生关系,发展完整的佛陀教育组织体系,使佛门弟子修行证果的过程也是受教育、拿学位的过程。而世人的教学活动,也如佛门弟子的修行一样严持戒律,坚守信仰,最终破迷开悟,证得功果。
      如果能认真践行法师的弘愿,尝试在教育和宗教领域开展佛陀教育事业,将是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