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书写作>> 烽火煅铸忠魂 壮举不该淹埋 ——马淑琴纪实文学《寻找李文斌》读后感 正文

烽火煅铸忠魂 壮举不该淹埋 ——马淑琴纪实文学《寻找李文斌》读后感

2019-05-25 08:18 张庆和 大西山永定河

“他始终无党无派,而当了一辈子共产党的诤友;他两次被八路军收编,却没紧跟部队转战南北,而是坚守平西;他在被捕入狱的生死关头,经受住威逼利诱,恪守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没有当官晋爵,没有荣华富贵,而是以伤痕累累却淡定平静的身心老于山乡,以一个山村农民的状态,在贫困凄凉的晚景中逝去。”“他以非凡的品行、能量、智慧和毅力,集聚抗日力量,经受艰难险阻,英勇抗击外敌,守护共产党抗日根据地的东大门,并为共产党八路军输送千余兵源,为平西抗战做出突出贡献。”(引自马淑琴《寻找李文斌》,载《中国作家》2016年第11期)

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感念、发人深思的历史人物、抗日豪杰,却鲜为人知。正当他几乎被岁月的尘埃完全埋没的时候,是马淑琴——这位极具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京西作家,挖掘了他,再现了他,复活了他。我们为马淑琴的义举和担当点赞!同时也为具有历史眼光、能够发表《寻找李文斌》、从而让这个历史人物走进人们视野的《中国作家》杂志点赞!

下面就谈谈读《寻找李文斌》之后的几点感想。

                   一

《寻找李文斌》的路程很长,作家的脚步走得很艰辛。

李文斌,1971年病逝,他没有档案,没有鉴定,没有照片,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记载他的文字,亲历者大都逝去,仅有的也只是关于李文斌的口头传说。要想去真实地再现这位抗战历史人物,谈何容易。但马淑琴做到了。通过文章,我们不但一个点一个点地看到了被链接起的李文斌的所作所为,同时也看到了作家采访、调查时风尘裹挟的身影,这既证实了材料来源的翔实可靠,也看到了作家的艰辛以及锲而不舍、不言放弃、对自己那份初心的坚守。

历史是睁着眼睛的,该给予的一定会给予。能找到当初与李文斌共处、已经93岁的李成英老人,这是上天为作家的“寻找”敞开的一道门缝。作家以敏锐的目光从这缝隙里望过去,他看到了李文斌的身影,看清了他的面孔,走进了他的心扉,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马淑琴的那份虔诚和执着。请看看这段文字吧:“矿区破旧的平房里”,“一个整天,两个半天,外加两个晚上”,人们仿佛看到,在一种使命的驱动下,一位作家陪着一位耄耋老人,经心地侍奉着老人,耐心地洗耳恭听,生怕遗漏掉什么。一听一讲,一问一答,甚至是再三追问,让史实一步步再现,让材料一件件细化,让人物面貌逐渐清晰,把疑团一个个解开……所以就有了髽鬏山战役后,李文斌仗义疏财、招兵买马、立志抗日的家国情怀。

所有这些所形成的文字也不过几行几页,而文字背后作家所付出的心血、汗水、艰辛却是巨大的,显而易见的,也是我们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感同身受的。

                         二

叙事与文学并茂,事件与人物相谐,《寻找李文斌》其存在的价值不可小觑。

由于纪实文学自身属性使然,它既要求其事件的真实性、人物的可靠性,又要有行文的可读性,所以说这是一种很不好驾驭的文体。而马淑琴的《寻找李文斌》把寻真、求美二者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才使我们在熟悉李文斌这个历史人物的同时也获得了阅读的快感。这是因为马淑琴是作家是诗人,不仅写了大量优秀的诗歌散文,而且还写过不少颇有价值的报告文学,比如北京儿童医院的那位B超医师贾立群,比如那位让人肃然起敬的好民警高宝来。从《寻找李文斌》里不难看出,正是基于她以往的创作经验和文学功底,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位可感、可信、有血有肉、令人再难忘却的“李文斌”。

所以说,《寻找李文斌》是一篇成功之作是完全当得起的。

作家在积累大量详实资料的基础上,既没有就事论事照相般把人物生搬移植笔下,而是调动起自己的创作经验,对环境,对史实,对人物,进行了一番认真的思考、精致的加工创作。“庚子之殇”的铺垫,使人们找到了李文斌产生“抗日”思想的源头;“山乡豪杰”的豪气,使人们看到了李文斌爱家乡、爱乡亲,“守土、保家、救国”的赤子情怀。随着事件的递进,接下来的几章不但使人们了解了李文斌的抗日行为,而且还比较全面地察知了李文斌坎坷的人生经历。他的勇气令人敬佩,他的智慧为人叹服,他的遭遇使人同情,他的良心无可挑剔……

《寻找李文斌》一文中不少细节的描写形象生动,更是令人过目不忘。比如李文斌出场一节。先观其形:这时,着一身黑布裤褂的人从树后闪出,犹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只见他身材魁梧,机敏健硕,一张长方大脸上嵌着一双乌亮的眼睛,眼睛里透出深邃的光。再闻其声:六弟,三儿,把羊扛上,弄大庙去,炖了让大伙儿吃。声音瓮声瓮气。这既是主人翁所具有的气质性格的回归,也是作者在掌握一定素材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其创作经验的使然。类似能够充实李文斌人物形象和战地环境的细节还有不少,比如,李文斌顺手拿起身边尺把长的烟袋,把铜烟锅儿塞进一个黑布缝的荷包里挖着烟……再如作者对用红山草搭建草铺的细节介绍,对“石塘”二字的解读,这里有李文斌的生活习性,也满足了读者对某些常识的期待。另外,行文中作者以旁白或画外音的表达方式多次显现,这种艺术手法用在这里,不但使读者看到了作家的身影,而且更增加了对主人翁李文斌这个人物的感性认识,进而使文章增色。

在《寻找李文斌》的同时,马淑琴还不露痕迹地对门头沟的山山水水、人文景观进行了一番必要的描写。无疑,我们在欣赏这些美好文字的同时,也看到了作家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正是由于这种热爱也才还原了李文斌这个曾经模糊、几近被遗忘的国家忠良贤士。

还必须要说的是,《寻找李文斌》“后记”一章写得颇令人思索。

一块抗战热土上生长出的一棵高树,怎么说倒就倒了呢?我边读边想,自问自答,情不自禁中产生了几个“假如”。

假如那个土改工作队长不是被左的思想支配,不那么不分青红皂白、能够公正地对待抗战名仕,李文斌的命运是否会好些,一位可歌可泣的抗战名仕或许早就矗立在人们面前了。由此我想:一个人的命运为什么轻而易举地就被另一个人扼住甚至扼死呢?虽然作者没写,但我们似乎也看到了李文斌因遭受屈辱、被批判而曾经被伤害的心灵,不然他不会甘于寂寞,老死山乡的,甚至他还会为家乡的建设继续贡献自己的才智。 

假如李文斌能一直跟着部队去南征北战,他的命运又该如何?凭着他的智慧、他的勇敢和忠诚,也许会弄个师长旅长的干干,也许早就血染沙场、忠骨无觅。我以为李文斌的人生轨迹之所以没这样行走,一是有他自身的局限性,也有周围缺少一位大志、睿智者的明示和引导有关。但这并不影响李文斌这个人物的形象,看得出也是作者为此收敛笔墨、并没有把他塑造成高大神式的抗战人物的理由之一。

                     三

但愿《寻找李文斌》能够插上翅膀,让它飞出大山,飞向全国,飞向更加广阔和辽远。

一片曾经的抗战热土,一位可歌可泣的抗战前辈,却在我们身边沉睡多年无人问津。感谢马淑琴,是她通过《寻找李文斌》让我们感到了京西这片土地的厚重与深邃,了解了京西人民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付出和奉献,使我们更加了解了这片土地,喜欢和向往这片土地。

所以我建议:如同不应让“李文斌”被埋没一样,让纪实文学《寻找李文斌》也不要沉睡,可以用现代的传播手段,比如电影、电视等,以便使更多的人通过认知李文斌而了解门头沟,向往门头沟。 

烽火煅铸忠魂  壮举不该淹埋  ——马淑琴纪实文学《寻找李文斌》读后感

作家简介▲▲▲

张庆和:共和国同龄人,原籍山东肥城,定居北京。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有多件诗文作品入选数百种图书,或被译成英、法文字出版发行国外,或入选中考、高考“语文试卷”、模拟试卷、中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等。《娃娃.西瓜》获“2018全国第七届优秀童谣推荐(80首)优秀奖”。已出版散文集、诗集《记忆不敢褪色》《哄哄自己》《灵笛》《山野风》《写作没有技巧》《该说不该说》《娃娃成长歌谣》等十余部。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