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书写作>> 《范曾新传》——最能呈现世俗烟火中书画图腾之范曾神话 正文

《范曾新传》——最能呈现世俗烟火中书画图腾之范曾神话

2019-11-22 18:28 陈林峰 今日文教2019年11月19日12版


   /陈林峰教授


阅读《范曾新传》深感以范曾为主人公的世俗生活具有一些宿命上所说的强大真实性。因为他们本身就涵括了中国现当代书画家勤劳、俭朴、温润的世俗态度,也正是基于这种世俗的人性状态,这世俗中的书画意趣便更多构成了世俗烟火中的精神图腾。如《范曾新传》连续五章不惜笔墨撰写了范曾与弟子崔自默相处故事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尤显诗意地叙述了范曾爱才惜才的师德师魂。所有这一切都让位于琐碎的日常生活,又以这样琐碎的生活方式展现范曾用五彩颜料涂抹的人世悲欢,阴晴圆缺。
  在回望那些沉淀在时代深处的范曾《得大自在》,自然转化为生命与时间以外的范曾神话——好多让人感动的细节,如新传中写到范曾与楠莉相爱的两情相悦的深厚感情。范曾与好友梅斌的患难与共的感人细节等统统归依于生命重构的困惑。这实际上隐藏着作家对城市文明疏离和批判审视的无边苍凉。这对城市文明的批判更多被一种无奈无助的伤感导致城市与乡村种种弊端的文化冲突与矛盾。
  也正是传记文学作家杨青云通过这种城乡弊端的文化冲突,真实地再现了范曾以自己倡导回归古典的文化想像构建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只在家庭,亲情与事业关系的思辨层面上,跟着感觉走,以此超越现实生活的审美世界,并借此乡土来化解与透支对生活的坚韧与抗争,显示出一种张扬的文化心理使范曾在现实生活中陷得太深,太执著。
  以这样的宏大叙事浓缩了作者与评说的传记对象(范曾)之间的距离更为亲近随意,也更加呈现出范曾真相的社会价值取向,以及批判的深度与广度,尤其是让人深信——关注范曾现象就是关注中国书画的晴雨表。由此推断,范曾现象一直在诠释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高度与精髓,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审美追求,更多也是一个优秀书画家在自我修炼中完美体现中国式诗书画俱佳的传奇性文化符号——范曾“有范”。
  杨青云深深感受到生逢其时遇上了一个学术开明昌盛的时代,他家祖祖辈辈没有出现如杨青云这样的学术奇才,北京媒体称之为“学术网红”。也从来没有如杨青云这样受到北京媒体的重视并给予如此多的关照与支持,他的生活因此也处处充满诗情画意。
  杨青云更多的是以范曾研究为载体抒写了人生路上不同坎坷与磨难所爆发出的一篇篇学术论文。它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说范曾,论范曾,甚至还画上了范曾。仔细品尝《范曾新传》,可以深切体会到身为作家、评论家的杨青云时时爆发出的生命狂热,皆因他对范曾深深的敬仰。
  他写出《范曾之道》《范曾画道》《范学有道》等专著而产生的范曾神话就不难理解杨青云阐述的“范曾现象”,是重在指明范曾书法正是范曾神话核心中的核心。它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书画审美首先是以“书法之美”的境界为书画领域的最高审美。作者一再强调了范曾书法的线条之美、力道之美,最终都转化成了范曾绘画之美。从这个角度上说《范曾新传》是从民族审美的认识出发,从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思维和传统生命意识出发,考证与梳理了范曾神话何以成为高贵与伟大的美术化符号。它是有其自身所蕴含的大我精神贯穿于范曾诗魂书骨的理论学说中。
  亳无疑问《范曾新传》中阐述的范曾现象既有理论上的奇丽古淡之美,又互为生发,达其情性,可为当代中国美术创作带来最好的借鉴与思考,并促使“范曾研究”因不顾一切执着的痴狂与专攻,无不让人感受到它的严肃庄重而又圣洁纯粹的学术视野越来越宽广了。我们一次次能体会到《范曾新传》字里行间浸透着清幽的哲思和无穷的语言魅力。范曾身边的多少人,多少事,多少传奇与神话,让如杨青云这样的范曾铁粉们,仿如无边的吟唱,渐行渐远,让京华大地的“”范曾热”一次次加持与不断升温……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