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书写作>> 武汉与我们,风月同天 正文

武汉与我们,风月同天

2020-02-20 16:33 李 强 原创

武汉与我们,风月同天

武汉与我们,风月同天

文/李强

虽然我们身在武汉之北,可是“新冠”疫情的突袭,仍旧如同不如意的人生,不能躲避,既然遇见,不如看作是难得的假期,好好享受,保持学习,保持乐观,认真度过抗疫假期的每一天。

一、共盼春来

越是面对疫情肆孽,越是充满生活的诗意。我们的生活,需要炊烟不断,诗意长存。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袅袅升腾的不仅仅是炊烟,更是缕缕期望,方正之间,碧空相映,青烟绕身,这是多美的感觉,雅俗各彰,一言不尽。

隔离病毒不是隔绝爱,疫情定挡不住我们对爱和未来的向往,相反疫情却更能强化彼此间的关心。

时艰当前,似当如仁人志士之情怀,厚重沉静,旷达乐观。这些是天赐的福分,更应该浸润我们的心境,成为互为温暖的气质,我期待。旋即,大家懂得了在大疫之下该坚守什么,该懂得什么。

“等疫情过去了,我要去拉面馆,来一大碗柳叶儿,再加两片炸豆腐,一个卤鸡蛋”,“让你我相约,待山花烂漫时,一起登高远望,迎接春天”。

无趣的生活中,平常的日子如今显得是弥足珍贵。越是接近胜利,越是艰难困苦,要保持健康的心态,乐观向上,不失希望,这是身体需要的免疫力,更是社会需要的免疫力。

无论我们身在哪里,要选择紧张不失活泼。日日毕竟都是难得的时光,不轻言放过,不沮丧躲避。认认真真的,让每一天都有收获,有欢乐才是日子。即使天气骤变,风风雨雨,让你我的心情失落,亦不必难过,春天已经在来时的路上了。

二、幽兰迎春

全民战“疫”的时间,屈指一算,已经一个月了。随着我们对疫情的不断认知,大家“居家过年”是当前情势下,防御疫情的最佳手段。

回看正月的这几天时间,不串门,不聚会,少走动,戴口罩,勤洗手成了最热名词,也成了我们的行为准则。在和疫情战斗的时刻,紧张、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平添烦恼和困惑。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要由专业的人去做,我们只需要严格执行有关制度,不打折扣就好。

再大的困难,也要经历,再苦的日子,也会有尽头。毛主席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当前,咱们国家是最为富足的时代,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不用很长的时间,疫情就会被战胜的。

笔者记着在哪里见过这两个词,“紧张”,“活泼”。似乎还是并列在一起的,是不是应了对立同一的哲学关系呢。必须出门时,按照规范穿戴好,速去速回。宅在家呢,就把单调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一些,毕竟心情好了,身体状态才会好,抗击病毒侵袭的能力才增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石榴儿妈妈喜欢花,只要是开花,任凭是红色,紫色,白色,黄色,抑或是大花,小花,都是爱不释手。

年前,在早市上买了一盆花,中等大小的花盆里,一株健壮优雅的兰花深植其间。粉色渐变白色的花朵,点缀在花枝交错处,开的正盛。放在过去,我们家是不会买兰花的,太贵。如今,日子好了,手头宽裕了,兰花数量也多了,价格自然亲民了许多,买上一两盆,算不了什么。仔细端详着窗台上的这盆兰花,的确为屋子平添了不少色彩,此刻正当晌午,屋子里阳光灿烂,景致沁人心脾。

按照师傅的叮嘱,兰花不需要很多水分,每周浇一次水,便可以让硕大的花朵像铃铛一般绽放好久。这盆花的叶子细长,花朵不大,幽香淡雅,莫不是“空谷幽兰引人赞,不输酷寒径自开”,“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一盆兰花开在眼前,一簇期望放在心间。我知道它的名字叫蝴蝶兰,我明白它会陪着大家,一起战胜困难,迎接春天。

三、芙蓉虾球

蓉虾球好吃,咸,甜,焦,软,入口紧实,下咽柔嫩。火候油温是成就它美味的窍门,做的大家都赞,或是从师多年,练就绝技;或是自学成才,反复琢磨。恰似我们的人生路,条条大道通北京,区别无外乎多经历几道坎儿,多迈过几个坑儿。

说到了正月,见天里都是年儿,好吃美味的菜也绝不止这一道。随便一看,家里上厨的一人儿,喜欢的菜,那是每年来一遍,虽说比馆子里的味道略逊,可就是这一年一个味儿,应了“正月里头尽是年儿”的景儿,万千滋味都美满。

石榴儿的姥爷格外喜欢小孩子,我们家的石榴儿真是赶上了。每次回去,楼宇对讲的按键一响,老人总是到门外去接着,七十多岁了,还是不舍得让妮儿自己走进家门,必须抱着热络一会儿,才肯放下来。石榴儿的太姥姥还健在,今年九十五了,眼不花,只耳朵背一些,对小孩子也是情有独钟,尤其是俺家闺女儿给太姥姥笑笑,老人更是心里美美。

孩子来了,也总是会小跑着和老人家逗着玩会儿。一次闺女儿站在老太太面前,指着自己的小脸蛋儿,奶声奶气的问太姥姥:你说,我是谁?我是谁?老人家听不清楚,看着孩子比划着,还以为孩子牙疼,一个劲儿的问:牙疼?牙疼?赶紧让我看看。俩人各说各话,逗得全家人前仰后合,乐呵不?老家儿们能尽心的地方,大都是变着花样的给做着吃,酱烧鱼,炖鸡块,红烧肉,牛肉丸子等等,也会在手忙脚乱时,把孩子接过来给帮把手。据说有一本人生字典,里面有词形容,“天伦之乐”,大意是劳累付出的背后是一份慰藉、一份快乐。每次回娘家,孩子妈妈呢,能吃上几口熟悉的味道,然后美美的小憩,我知道,老人疼闺女。

平平淡淡的日子就这样走到了今天。时常在回家的路上,孩子妈妈和我会问问石榴儿:妮儿,姥爷为什么要给石榴儿做好吃的?她呢,懵懵懂懂的。我说:你记着,姥姥,姥爷喜欢石榴儿,爱石榴儿!身边的亲情,我和孩子妈妈很少表达,那个时代的孩子们还是没有学会说出来心里的爱,尽管有时候会后悔,但是,我们心里明白。闺女对这些的认知和珍视,此刻要讲清楚,说出来,经历一件说一件。

据说那人生本字典里有这样的一句话: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其实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或早或晚的都会成长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意识,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人生。该经历的必须经历,我们出力了,也许在未来的什么时候,他还会补上一课也说不定,毕竟,谁都无法代替他人活一辈子,何况我们的所见所闻也并非唯一的真理。一代有一代的活法,就像有人说的:放手两宽,想开就好。只是家庭观念的情感传承,不能放手,我和孩子妈妈不会,老家儿们更是素来言传身教。

“芙蓉虾球”只不过是借着举箸提笔之意。或许是想着它的卖相像是我们的节气儿吧,圆融焦滑,有里儿有面儿的。年初一的清晨,薄雾升腾,望着恬淡的日头,任凭思绪撒欢儿,兴奋碰到了梦想的翅膀,使劲儿挥动三两下,掸掸土气,涨涨心气。

家里的生活,人口不在多少,凡事不较真儿,少认真儿,有几句家常的埋怨,说过了就忘。毕竟岁月不留痕,相亲相爱的人也非永恒的。瞧,稍不留神,身边的一张张稚嫩的脸早已悄悄长大,年少轻狂真的不属于家庭,千万不要以为时间和机会可以肆意挥霍,当时间的斑驳爬上心头时,终会懂得并不是所有的相聚都可以遂心如愿。

四、烟火求新

家里面菜码丰富,佐料齐全,加之居家生活的日子一长,那做得一手好菜的功夫,定会名扬四海,家喻户晓,这可不止是做凉皮子的小诀窍那么简单了。

过去大家生活日子紧巴的时候,做点吃的能充饥就不错,后来呢,开始讲究了,讲究卫生,讲究养生什么的,如今,即便是“闲居”在家,下厨也是一件很见功夫的事情,吃得饱,吃得好,还要吃得 “精致”。这是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是态度,是腔调。

美食的电视栏目、书籍看过不少,在不同的地方,笔者也尝到过几次“芙蓉虾球”,正宗鲁菜。虾球开背包浆容易,炸至焦脆难,大家熟知,芙蓉呢,打的匀,炒的不糯不硬,更是见功力。

类似名菜的制作技艺普及的非常广泛了,如今每逢节日,亲友聚会之时都会有“好事者”露一手,把拿手菜晾一晾,在座者心情大好。也许每次的味道、口感有不同,无非是盐,糖,油的宽窄,火候的大小,尽是体现的我们心路历程。

精致的时候,恬淡处之,不瘟不火;焦硬的时候,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抑或添些新配菜呢,那是不走寻常路,长江后浪推前浪。就这一道菜上桌,多厚重的人生,多精彩的片段,亦不过是入口一品而已了,回味呢,绝不在拈指之间。

喜欢品尝“芙蓉虾球”的味道,喜欢琢磨它的工艺。大家的做法,大致看主料趋同,配料是五花八门,假如我们能站在灶台边上,亲眼见识大厨的挥洒书意,这是享受,如痴如醉,当然你一定是一枚认真的吃货。不安于现状的食客,口味在变化,端上来的菜,免不了品头论足,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放弃过去的安稳,接受味觉的新挑战,只能再次启航,虽然道路曲折,但内心无憾。

当然,一道拿手菜改良成功的有,失败的更是多,做好自己的专业,不长的时间里,技术更新已迫在眉睫。放眼看去,需要闯出新路的哪止于灶台的烟火呢?舍得放下,勤恳学习,勇于改变,才能活出自己要的那份精彩。

五、不负时光

这些日子听到最多的词就是“渴望”。渴望平安,渴望美好,渴望大爱无疆。三十年前一部万人空巷的电视剧《渴望》,就在此刻浮现在脑海,它能深深扎根于我们心底,就是它记述了我们普通人家里的烟火,朴素的东西最动人,也最有持久的生命力。

走过那个时代的人,无论什么时候观看,都会令人不堪一击,泪水纵横。人这一辈子,酸甜苦辣,历尽悲欢离合,时代的车轮不由我们懈怠,心里的渴望让你我上下求索,追求真诚的生活。“新冠”一疫的战场上,展现的千姿百态,又何尝不是“渴望”的一幕一幕呢?敢于为民请命的白衣天使,有的付出生命,践行诺言,有的人依旧战斗在重症监护室,不离不弃。时代变了,世界变了,我们也变了,可是,平凡人物的善良没有变,我相信,好人一生平安!

大疫总有结束的一天,我们的生活,在坚强的继续。有烟火,有腔调,有爱,才会有希望。无数个今天,成就每一个充满关爱的日子。虽然,我们还不能面对面携手漫步,但是,疫情绝不能阻断爱和希望,更无法阻止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来吧,我们彼此心灵相拥,我们结伴前行。用幽兰三篇为武汉加油!为生活增添情趣,武汉与我,风月同天。

慢步窗前,晨曦染红了天际,深似海水的夜褪去了沉默,层层泛起的云彩,像是我心间的涟漪,浩瀚苍凉。今天是一个好天气,久违的蓝天白云,还有颗颗善良跳动的心,让我们认真的约定,无论艰难,风月同天。让我们美美的约定,待疫情退去,携手海边,倾听海涛激荡,唱响人生光辉。


作者简介:李强,笔名“千里赵牧”。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职称,大学学历,管理学硕士,1996年分配至邯郸市实验小学任教,做人做事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坚守一线教学至今已经25年。

2018年主动申请赴国家级贫困县支教,事迹感人,被多家媒体报道;回邯后再次赴雄安新区帮扶送教,获得一致好评。2019年底 “新冠”疫情爆发后,主动承担邯郸市教育局、所在学校,交办的各项重要工作,不畏艰险,站在一线,高效,扎实,迅捷完成;响应党组织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丛台区党员志愿者行动,不畏艰险,参加社区入户调查及信息整理等等工作;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之余,为战胜疫情,观察思考,鼓舞斗志,在报刊撰写刊发多篇时事评论和散文。明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道理;谨守“玉壶存挚心,遍种百花香”的从教誓言。先后获得过河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河北省“师德”先进个人,河北省“骨干教师”称号,邯郸市青年岗位能手,邯郸市百佳“青年之星”,邯郸市教育系统“五四”青年奖章,邯郸市向上向善好青年,共青团邯郸市委 “新长征突击手”等省市级荣誉二十余项。工作之余勤于思考,撰写散文、时评、传记、专业论文等八十余篇。有针砭时弊的短篇,有抒发青春的散文,亦有讴歌新时代,畅想教育美好明天的文章参与省市各类评比活动,获奖若干。散见于《齐鲁文学》,《京西文学》,《祖国文学》,《新闻丛林》,《邯郸日报》,《邯郸晚报》,《中原商报》,《邯郸青年》,《搜狐文化》等各级各类纸质媒体、网络媒体、融媒体平台。

(编辑:鑫果)


武汉与我们,风月同天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