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书写作>> 他就是那棵酸枣树 正文

他就是那棵酸枣树

2023-02-23 08:32 李月 今日文教周刊
——简议《文情诗缘片片心》片段
        文/李月
        算来与张庆和老师认识也有十余年了,一说起张老师,眼前总是出现他高高瘦瘦的身影,笔直地立着,像一棵树……
        近来收到张庆和老师的新书三卷,特别是对于张老师作品评论成书的《文情诗缘片片心》,仔细阅读了《读树》部分的十六篇评论及张老师自己的《拿什么保护你——我的“酸枣树”》,感概颇多。感叹张庆和老师的酸枣树文辞兼美以及它的艺术高度的同时,刹那间觉得张老师就像那棵酸枣树:“一棵在夹缝中生存,在磨难中挣扎,在逆境中巍峨的酸枣树。”
       回想张老师的写作生涯,哪里有一帆风顺的时候?生活环境的艰苦,创作道路的艰辛,而他像酸枣树一样“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此刻,我眼前再一次出现张老师笔直挺立的身影……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着;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它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娇生惯养地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甩脸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
        而酸枣树,却默默地兀立着,不鄙其位卑,不薄其弱小,不惧其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妒忌,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招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似乎是它的天职。”
        这不就是作者自己的心声吗?哪里是在写树,分明就是自己的内心独白。读着这发自肺腑的文字,我感觉那棵酸枣树变成了张老师的模样——努力地茂盛着,真诚而没有妒忌,纯朴而从不贪婪。酸枣树瞬间高大起来,难怪梁牧在给张老师酸枣树一文的评论中将酸枣树与茅盾的“白杨礼赞”,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相比,发出了酸枣树精神的文化符号应当成立的呼声。
        十六篇评论中有的是对酸枣树一文的写作方面的分析与赞美,如雷其坤、乔洪涛、王冉、梁牧、何小龙、杨芳侠、张志荣、刘武德几位老师的文章。无疑,酸枣树一文诗的语言是美的,坚韧的艺术形象是美的,美得很多人想据为己有而争相剽窃。其他的八篇评论主要是帮助张庆和老师维权,讨罚剽窃者、揭露和批评一些出版机构和编辑不负责任,为谋利肆意擅自转载商用侵害作者著作权的违法事实。如吴志实的《31家出版社的35种图书》等。石英老师的《习文者要讲“品格”编选者要讲“严谨”》,也给同为编辑的我敲响了警钟是的,如果编辑们都能更负责任地核对入编文章的作者版权等等,也会给剽窍者封住畅通的大门,给真正作者应有的权益保障。
        看了张庆和老师附上的《拿什么保护你——我的酸枣树》一文,我才更完整地了解到一位低调如酸枣树的作家维权的过程。如果不是朋友们提醒,不是他帮助朋友查找文章,他都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被剽窃。至2004年8月底自己查到的所有使用《峭壁上那棵酸枣树》(《峭壁上的树》一文的已达48家出版社的55种图书,当时那个叫“尤铭”的剽窍者是江苏如东某中学的学生,四川一个叫“万玉忠”的人更名为《峭壁上那棵银杏树》,发表在当地2004年7月5日的一家报纸上,抄文除把“酸枣树”改为“银杏树”外几乎一字未动!还有四川的“周明华”也是把《峭壁上那棵酸枣树》改作《峭壁上那棵银杏树》,发表在当地2004年7月14日的媒体上,2人不同之处只是周明华把散文体改成了诗歌体。还有“开心枫叶”网站上有人故意把《峭壁上那棵酸枣树》全文诗歌体化,上下排列成一棵酸枣树的模样(也算是个创意),标题下作者署名是“李某某”,另外有“康馨”,“肖继勇”、“黄宏”、“朱丹丹”、“俞云洁”等等,这些剽窍者应该好好读读这篇文章,学习一下酸枣树“真诚而没有妒忌,纯朴而从不贪婪。”在经历了无数的风霜雪雨之后,铸就的铮铮铁骨与朗朗硬气,而不是不耻地剽窍别人的创作成果,还“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而最值得他们这些剽窍者学习的是,张庆和老师在朋友们支持下打赢了侵权案之后,将获得的所有赔偿款全部捐出来帮助了一位贫困学生!可见像“酸枣树”一样生长的张老师不为名利的本心。那些为名为利不惜去剽窃违法者们,你们面对这样一棵可爱的“树”,一个可敬的人,难道不会汗颜吗?你们真的应该学习的是“酸枣树”的精神内涵!
       再回到文章本身,张老师写“酸枣树”时,无疑是将自己的强烈情感化身为“酸枣树”,托物言志,诚不虚言。最后让我们再一次认真地欣赏这篇经典名作吧。
 
(李月,原名李爱娣,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海淀作协会员、北京写作协会会员。)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