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之旅>> 山中访道 正文

山中访道

2012-09-10 17:30 刘继智 2012年9月10日今日文教A4版

                                                   

                                 刘继智

深秋的一天,我有幸独自一人爬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一座高山。那山虽离我居住的地方不远,我却很少登临它的峰巅。倒不是我不喜欢爬山,我是一个特别好玩寻乐的人,着实是因为工作太忙,偶有闲暇,又缺失了登临的兴趣。人在浮尘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琐事在纠缠你;总有这样那样的繁纷在包围你;总有这样那样的烦恼在浸蚀你。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为了那一丁点做人的颜面和尊严,为了那些微的满足和欲念,为了那零星的奢求和慰藉,总要人模狗样地伪装,假假真真地混着,虚虚实实地作秀。唯有心灵那一片小小的领地,倘属于自己。倘在坚持、倘在打扫、倘在清洗,然后在夜深人静时理顺、疏通、咀嚼、品味、发醒。

好不容易抛开这种生存的怪圈,好不容易走出压抑在心灵空间之上的种种困顿,走出浮尘,走出繁纷,走向这寂静的大山之中,走向那少有人来的密林深处,体味一下大自然纯朴的风景,感受一下自然的色彩,那其实也是一种解脱、一种潇洒、一种惬意。

山路难走,荆棘丛生,但有走的愉悦;人生的路好走,无影无形,却有走的困顿。人可以不走自然的山路,但那无影无形的人生之路却是非走不可的。不管怎么艰难曲折也一定要勇敢坚毅地走下去。我明白这一点,因此在走自然的山路时,就不再畏惧它的艰难和曲折了。

汗一滴滴地落下,气一阵阵地舒喘,人是累了点,精力是消耗了一些,好在经过自己的艰难跋涉,不足半天的功夫,自己就高高地站在山巅之上。

站在山巅上看风景,是一种高境界,是一种挺美的享受。

人处山巅之上,可揽江山,可观万物,可察风云,可晓阴晴......揽江山于怀中,观万物于视下,察风云于眼前,晓阴晴于心底,此种豪情,该有多少人羡慕,;此种境界,该有多少人垂青;此种姿态,该有多少人仰慕。乃至纷纷冥思苦想,苦苦追寻,持衡探索。但且慢,我倒认为:人居高峰切勿过于长久,人站峰巅切勿过于贪恋,人居险处往往险象众生。居高有居高的寂寞和孤独,居高有居高的风险和无奈。而且时间愈长,其寂寞愈深;时间愈久,其风险愈大。除非你有超人的智慧和胆识,超人的毅力和韧劲。

山高愈寒。风云变幻莫测,临高而远俗,临峰而离众,雅倒是很雅。人如果一点俗气都没有,人如果完全脱俗于凡尘,这样的人我不可想象,我无法预知,更不能妄加评说。反正我是一个俗人,身上的俗气是什么神风仙雨也洗刷不干净。我虽然有很多忧愁和烦恼,但每时每刻都在实实在在地过日子。这样的境界,何以能临高远眺,驾遏行云;这样的心境,何以能鸟瞰人间,洞察风云的变化。有时,连自己身处何方、何去何从都不明白,都不知晓。

峰高愈冷。那是一种少有人关注,少有人同心,少有人交流的自在中的冷清。只有耐得住寂寞,熬得住孤独,忍得住寒冷,经得住风雨的吹打之人,才会有这样持衡的心境。

我站在山巅就那么一会儿,就感到寂寞难忍,寒气袭人。

好在山上有庙宇数间,好在庙宇里正炊烟袅袅,有炊烟就有人居住。我一阵惊喜,又缓缓攀援,向更高的峰顶爬去。

庙宇很简陋,石砌的墙,木梁黑瓦,条石作阶。门是木质的门,有些破旧。我拾级而上,推门而进,屋内袅袅余香升起。一老道人迎了出来,他长发续髻,瘦骨仙风,双眼深凹,白髯凛凛。

我敬问:“仙道贵姓?”

答:“姓罗,红安人氏!”

我又问:“不知仙道居山多年?”

答:“20余年!”

我一惊,人处孤山之巅,少有人问津,20年漫长,该有多少个日月轮回,风云变幻。该有无数个漫漫长夜,寂寥无声,只与山音同语,只和山风共眠,是为奇异。

我说:“20余年,你一个人住在山中,难道不感到孤单寂寞吗?”

“出家人吗,住惯了,习以为常,心安理得,倒也不觉得!”道人很淡然,无惊无叹,无喜无忧,无烦无扰,无苦无乐,无中实有,有中实无,我钦佩他,我何以能做到呢?

登山临峰遇道之后,感触颇深,夜里梦见道人模样,驱云驾雾,自由自在,甚是羡慕。于是第二天起来,赋诗一首:“道人仙风骨,临高俯人寰,览尽山川景,云中何惧寒。”

                                作者:湖北省大悟县黄站镇中学

                                 本文为中国寺庙文化大赛参赛作品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