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之旅>> 首届蔡文姬文学奖正式启动 正文

首届蔡文姬文学奖正式启动

2016-08-21 08:13 中华文教网 原创

                                  2016年草原风情文学之旅采风活动同时举办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刚刚立秋的草原处处呈现着迷人的风姿,大地葱绿无边,天空湛蓝如洗,气候凉爽怡人。812日至16日,首届蔡文姬文学奖评选活动在内蒙古乌兰布统草原影视基地正式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名知名作家、报刊记者、文学爱好者和当地原居民欢聚一起,共同参与见证了草原文学盛会。

历史资料记载: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后改字文姬,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蔡文姬从小留心典籍、博览经史。并有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青史留名。可惜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后文姬归汉后,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

蔡文姬文学奖评选活动的设立主要基于以进一步推动繁荣基层文学创作、展示女性文学创作为主的新成绩、提高精品意识为宗旨;以主要历史时期生活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与乌兰布统草原一带的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蔡文姬冠名;以成立于鄂尔多斯的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与《西部散文选刊》编辑部协同中国文联《神州》杂志社、蔡文姬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等文学和文化机构共同主创主办。参评作品范围包含小说类、散文类、现代诗歌类、古诗词类、民间故事、戏剧文学类等多种文学体裁,报送各类参赛作品题材内容要求贴近现实生活,注重思想性,充满浓郁时代气息、民族特色和健康生活情趣,传递社会正能量。大赛评选计划每年举办一届,争取成为草原文学的名牌盛会,随着活动的开展,对于更好地拓展草原风情文学旅游、推动蔡文姬历史学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作协会员、内蒙古包头市原文联主席、蔡文姬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名誉顾问、著名作家许琪先生,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长、《西部散文选刊》主编、蔡文姬文学奖评委会主任、著名作家刘志成等发来贺电;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阿拉善盟文联主席、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会长、蔡文姬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蔡文姬文学奖评委指导组成员、著名作家张继炼参加活动并宣布启动,蔡文姬文学奖评委会主任、蔡文姬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作协会员、《作家报》总编辑张富英,蔡文姬文学奖评委会主任、蔡文姬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副会长、媒体主编张殿武,蔡文姬文学奖评委会副主任、蔡文姬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会长刘俊,蔡文姬文学奖评委会副主任、蔡文姬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执行主编赵立新,蔡文姬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著名文学活动家、作家凌鼎年,文化部《中华英才》执行总编辑朱军,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师、中国石化系统著名专家、作家吕幸端等领导嘉宾以及全国50余家地方作协、文化组织代表参加了活动。

组委会还组织与会人员举办了“2016年草原风情文学之旅采风活动”, 先后赴承德避暑山庄、塞罕坝木兰围场、乌兰布统草原、金山岭长城等景区进行了游览,期间筹办了品味烤全羊、篝火文艺晚会、草地研讨文学等特色活动。特别是大家通过观览风景和登高探险,不仅体验了愉悦,舒畅了心情,更重要的是大家聚在一起形成了协作、共进、分享的精神风貌,相互沟通了解加深,创作经验交流互动频繁,有的由陌生成为知己,有的因创作方向分歧而通过草地研讨自由发言辩论相互加深了对文学的深层次理解、认知和升华。正如一位署名“人间”的参与活动的作家在微信圈感叹说“天长蓝、水长碧,我们的情谊永远放在心底,年年岁岁”。活动期间,组委会策划以广阔大草原作为背景,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野外现场启动仪式与颁发荣誉证牌仪式。为鼓励奖掖本次与会者,组委会邀请中国大众文学学会联合授予颁发"2016年草原风情文学之旅德艺双馨优秀作家"称号荣誉证书;蔡文姬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授予颁发"特约研究员"和"签约作家"荣誉证书。在承德市北京空军疗养院宾馆八一大厅还为部分代表地方作协机构出席启动仪式的的特邀获奖者作为首批受奖人员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

据了解,组委会根据首届活动时令所限与举办地具体情况,将本次草原启动定为首批活动,第二批大型颁奖会还将根据来稿情况在山东日照择地择期举行,正式征稿也同时展开。待颁奖活动全部结束后,一并公布名单并出版获奖专集。

本次活动由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人文地理文学创作委员会与蔡文姬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具体承办,由《作家报》、国际华文作家网等协办。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