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初中语文课堂要加强阅读 正文

初中语文课堂要加强阅读

2012-05-28 16:11 郑英平 2012年5月28日今日文教A22版
分享到:

文/郑英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如何才能把课堂创造为师生共同拥有的有滋有味的生活,让生命活力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一、巧设环节 激发兴趣

  我认为培养语文阅读兴趣要贯彻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1、精心设计导课,激发阅读兴趣。一堂课如同一首优美的散文,一支动人的乐曲,开头就要定好基调,扣人心弦。常言道: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实践,我认为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 如展示资料导入,析题导入,介绍背景导入,创设情景导入,悬念式导入,故事式导入,图画导入,温故知新式导入等。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于自己、适合于文本的导入语。

  2、讲读入境入情,提高阅读兴趣。语文专家崔峦同志说过:“在一定情境中训练语言事半功倍。”小学语文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怀着深厚的思想感情写成的。如果在讲读课文时能够通过情景的创设,角色的转化,,心理的揣摩,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一定能够提高和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但理解了课文,还提高了阅读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毕业论文,生命。

  3、加强变式巩固,提升阅读兴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随着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对情感体验的加深,自然会产生想说、想写、想表达、想抒发的愿望。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创设有关情景,让学生充分的抒情表意。例如,学习了《在大海中永生》一课,我和学生共同开展了“生命的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搜集,采访,摘抄等,组织生命故事交流会,生命价值辩论会,让生命绽放光彩爱心会等活动,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从而更加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在有限的生命里为祖国作出的不朽功绩。

  二、重视精讲 巧妙点拨

  1、巧妙变式,调动阅读。巧设假想,是调动学生阅读的好方法。例如,学习《虎门销烟》一文,针对课文内容可设计这样的变式问题:1:虎门销烟的主人公是谁? 2:虎门销烟的意义何在? 3:读了虎门销烟后你是什么感受,为什么?这样的变式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于是会认真阅读,积极探究,大胆思维。

  2、抓住对比,诱发阅读。运用对比,巧设问题能较快调动学生阅读。如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我先课件出示四川大地震中一幕幕感人画面引入,让学生谈观看感受,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动的一幕,说说假设自己身处险境会怎样做。当学生被深情所感动的时候,我插入“跑跑先生”等反面事例,让学生辩论,强力的对比,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中心情感的体验,阅读的情趣自然得到加强,对思想内容的理解自然更深入。

  上好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讲究收束的技巧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堂课的收束,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它既是教学内容的概括,又是教学效果的巩固,它有着深化感知、推进理解、延伸情感、强化记忆的作用。收束处理得好,课文就能余音绕梁,还能留有不尽之意于言外。

  1.延长伸展方式收结。课文教学完成后,如能将课文内容和思想意义加以延长伸展,让学生进一步畅思遐想,就能给学生留下回味、思索的余地,借以深化课文内涵。

  2.以启迪深究方式收结。一篇课文到了结尾处,学生认为已学完,无须再思考,如果教师在设计收束语时再启迪学生思索、深究,再次刺激课堂,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生命,如一块闪光的金子,它的光芒,亮如灯塔,把语文课堂照亮。学生,作为课堂中最重要的因素,他充满智慧,富于想像和情感,是最为完美的活生生的人。语文课堂就应让这一个个闪光的生命个体尽情绽放。

(作者单位:湖南省龙山县第二中学)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RSS订阅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