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体育课中如何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效果 正文

体育课中如何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效果

2012-12-11 22:57 罗德友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2。12。3。3版
分享到:

 

             

/罗德友 

  

【摘  要】体育教学对于指导儿童形成正确的健身思想,养成良好的日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身体发育与增强体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上好一堂体育课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要求,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从而能自觉地、全心地去锻炼身体。体育教学的双边活动,如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体育课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因材施教 营造 体育 效果 技能

  小学的主要教育对象是少年儿童,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综合素质强盛的根本保证。他们的健康状况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世界各国都在对青少年的成长倍加关注,并广泛而深入地进行研究,采取多种形式,各种措施促进青少年与儿童健康发展。我们国家已经把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儿童的身体正处于快速生长与发育期,体内的新陈代谢、身体的各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发育都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因此在育教学中,因材施教营造体育课和谐气氛效果,对指导少年儿童形成正确的健身思想,养成良好的日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身体发育与增强体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认真分析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施教提供信息

(一)营养状况有差异。201210月,邀请镇卫生院对我校525名学生进行全面体检,其中,营养不良人数为124人,比例为23.6%;较低体重人数为118人,比例为22.4%;超重人数为17人,所占比为3.6%;肥胖人数为27人,所占比例为5.7%;正常体重人数为239人,所占比例仅为45.5%。

(二)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和耐力性有差异。由于营养状况的不同造成大脑发育与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同,有的孩子发育得很好,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和耐力性好,有的一般,有的很差;

(三)性别发育不同。普遍是女生发育普遍比男性早,各种指标与增长值增长率都要高于男性,因此学生的日常体育习惯与健身习惯在运动类型、运动量、生活经验、运动态度、运动能力、运动方式、爱好就不同。

(四)喜爱的体育项目与健身的项目不同。有的喜欢羽毛球,有的喜爱篮球,有的喜欢足球,有的喜欢广场舞,有的喜欢网球,有的喜欢器械等等,在体育项目选择上有明显的差异。

(五)学生个性差异不同。有人爱动,有人懒动,有人活泼,有人沉静,有人兴奋,有人难以兴奋进入训练状态。

二、明确运动能力标准,科学指导训练

小学1~2年级:①平衡②向上跳③投沙包④连续钻跳;

小学3~4年级:①跳绳(1分钟)②斜身引体③10往返跑④屈腿仰卧起坐(1分钟);

小学5~6年级:①跳绳②50③立定跳远④30秒立卧撑;

有些同学,爆发力好,在短跑力量项目上占优势;有的则遗传了耐力优势,这些同学在耐力项目即有氧运动项目上占优势。而另一些同学的灵敏性、协调性很好,不经训练,动作模仿的有模有样。可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点,让他们在体操、舞蹈、健美操等运动项目上很好地表现,然而对那些天生残疾的同学,如有心脏病史、腿有残疾等有生理缺陷的同学则不能安排他们进行激烈的对抗性强的跑跳运动。

三、因材施教,体现差异性,营造体育课和谐气氛效果

1、针对不同人群的身体姿势培养与纠正。

根据他们的发育特点,少年与儿童经常性易物理弯曲,易体型与姿势变形,所以,要正确培养他们的坐、站、跑、跳等姿势。另外,要注意那些长期进行某项运动的同学,及时进行身体姿势的培养与纠正:如长期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与训练的同学,其总是处于一种单侧、固定的运动姿势状态,须合理培养与纠正其姿势。

 2、针对不同的体质与发育特点等的不同,合理支配运动负荷与重力负荷。

身体的重力负荷是骨与肌肉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机械刺激,但要注意少年儿童的体质与发育等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负荷的大小、负荷的时间和负荷的形式,动力性与静力性、持续与间歇、重量的大与小、重复的多与少、姿势的正与偏等等都要区别对待,合理运动。 

3、多一份奖励,少一点责怪。

奖励积极性的行为是维持纪律的课堂管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性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甚至是一种力量。体育课中的奖励方式通常是非物质性的,如口头赞扬,口头表扬“你终于成功了”,“真不简单”“大家看,××同学做得真好”,或给学生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教学中的肯定评价,那怕是点点头,学生的精神上都会感到满足,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维持纪律,是体育课安全的保证。一定的批评教育是必要的。批评是体育教师有意识通过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需要批评的通过采用动作、表情、提醒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容易接受和理解。如做徒手操时,某同学做操时动作不到位或者不认真,这时教师通过表情、动作结合的方法,对该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指他或她)再做一下要指正的动作,学生就心领神会,此时无声胜有声,也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果。批评、指点,课后留下来等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纪律是安全与技能发挥的道理。教师必须明白,搞集体性的惩罚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4、建立起和谐的气氛,融洽师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表情;或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直接影响和谐的气氛。如学生畏惧新动作或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与鼓励他们,去帮助他们找出症结所在,增强他们完成的动作的信心。教师一定要忌讳有意或无意地流露出急躁,不满的情绪或严加指责,学生就会加重心理负担,更难完成动作了。教学中,常会遇到个别调皮的学生对练习动作不协调的同学进行装腔作势或出言不逊的讥笑;此时教师应采用严而不怒的表情和提醒的方式,对该生瞪一下眼,接着说:“注意团结,敬重同学”。被批评者会感到惭愧而低下头,虚心接受批评,被讥笑的那个同学感到激动和内疚,就会大胆积极地去练习。

和谐的气氛并不意味着上课不要严肃性,相反二者是统一的,有着密切的联系的。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组织教学的前提,而和谐的气氛则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因材施教营造体育课和谐效果,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

作者:贵州省余庆县凉风小学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RSS订阅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