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
sitemap
tags
首页
>>
课改前沿
>>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
正文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
2014-11-03 09:29
文/杨建珍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4年10月31日B3版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教育技术也是日新月异,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是现代教育技术所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它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技术都能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自己感受到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地理教学上有着极大地优势。同时,在实践中也有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就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和独特的魅力。新课程地理教材的突出特点是教材的多媒体化、教学的个性化与自主化、情景的虚拟化和地球的数字化。初中地理教材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多媒体必将成为今后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它的作用有:1、多媒体课件,能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达到利用情境、引入新课的效果。2、多媒体课件展示,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地图,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4、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演示作用,能丰富资源,传递信息,激励学生。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明确了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作用,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如何应用呢?我觉得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应用:有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抽象为形象,突出重点、排解难点;应用动画效果,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应用直观演示,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认识当今世界的资源、环境、人口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虽然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如果利用不当的话,也会适得其反。我认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高度重视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总体而言可概括为:创设情境、吸引注意、激励兴趣、激活思路、形式多样、生动形象、信息快捷、建构简洁。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其长处。
(2)克服困难,大胆运用多媒体技术于教学实践。
收集、整理信息资源。由于现代地理信息层出不穷,形式丰富多样,有课程标准、有教科书、有图片、有动画、有影像等各式的课件;精心搞好教学设计。
(3)经常进行课堂实践。
初中地理教师要不断提升理论水平。转变观念,认真学习,提升现代信息技术水平;钻研教材,明确目标,提升选材水平;研究学生,了解学情,提高教学水平;善于借鉴,吸取精华,提高创新能力。
结束语: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大大地改进了教学方法,丰富了课堂内容。作为新时期的地理教师,只有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牢固掌握好现代教育技术,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育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夜村镇孝义九年制学校)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
中华文教网www.zhwjw.net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
中华文教网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中华文教网
(www.zhwjw.net)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中华文教网
部分文章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妥善处理。
焦点阅读
艺术葫芦的形成
寰宇诗田——世界诗人诗歌作品展示之八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
频道精选
碳氢核肥助力夏邑蔬菜种植高质量经验交流会召开
一份劳育“责任田”,拓展教育新空间
湖北京山三阳中学开展国庆假期安全教育活动
湖北京山三阳中学开展“烈士纪念日”系列主题活
碳氢核肥商丘首家县区运营中心盛大开业
“品读孝乡 放歌和也”艺术之旅·第12届中国作
“庆国庆,迎新生”文艺晚会在安吉县上墅私立高
湖北京山三阳中学:岁月如歌守初心,勤学乐研展
凌晨寄语(之四十八)——守正与创新
汤红辉的诗
下一篇
下一篇:
浅谈班主任管理中的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电话:18610236845
客服qq:
421808130
邮件:zdkw2005@163.com
京ICP备10012388号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