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课中的分散练习
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 钱利民
“分散练习”是体育教师在技术动作学习的自主探索和学习巩固阶段,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一次目的清晰、内容充实、组织合理的练习对于学生探索动作要领的细节、巩固技术动作的规范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要让“分散练习”真正体现出体育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提高技术教学的高效,必须要处理好“分散练习”的“收”和“放”的关系,只有明确、有向、有控制的“放”,才能够达成有效、有导、有意义的“收”。
一、分散练习要“善放”
“善放”就是需要教师在组织学生的分散练习时有向、有物、有序、有度,并且在课前的教学预设和分散练习的组织过程中一一落实。
1、“放”而有向。“向”者,方向、目标。主要强调的是一种练习的导向,学生的分散练习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练习目标,方便教师掌控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节奏的调整。以“跨跳过垫”为例,教师在组织学生分散练习时,可以给学生三个练习目标:第一层次——顺利过垫,符合基本动作要领;第二层次——助跑有力,过垫动作协调;第三层次——过垫姿势优美,速度较快,有较为明显的“攻垫”动作,体现过垫下压动作。学生面对明确的练习目标,就可以有意识地针对此进行对照练习。“放”而有向的分散练习,可以让教师心中有数,也能够让学生心中有数。
2、“放”而有物。此“物”讲的是内容,即“放手”让学生练习的时候,要有具体的练习内容。以“肩上屈肘投掷垒球”为例的分散练习,教师若能明确布置学习任务:先完成几次模仿,再互助几次,接着再体会出手角度和出手力度对投掷远度的影响,我想教学效果会更好。由此可见,开放教学和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练习,并不是意味着学生想怎么练习就可以怎么练习。随意的、无目的的“放”只会让课堂教学在虚假的活跃氛围中枝蔓芜杂、离题万里。
3、“放”而有序。“有序”强调的是“放”而有物的练习内容的序列性和层次性。在分散练习中,活动内容不能以孤立、凌乱的面貌随意任由学生放手一嬉。教师的“放”之前就必须切实关注整个分散练习过程的演变可能,依据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一般规律,秉承由易到难、步步推动、层层深入的原则,安排分散练习的每一个步骤。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心智特点,超过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和接受能力的活动绝不“放手”。
二、分散练习要“能收”
“收”是一种整理和收集,意在把学生在分散练习中的表现集聚成为能够促进学生再次发展的资源;“收”更是一种导引,意在引导学生在分散练习中不经意表现出来的价值引导,确保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不偏离体育学科教学注重身心同时发展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在强调“放”技巧的同时,更注重“收”的艺术,才能够做到“收放自如”。因此,教师在分散练习的组织中,要“收”而切时,有总结、有启迪。
1、“收”而切时。“切时”有及时和适时的含义。及时,指的是教师要在组织学生分散练习的过程中,随时以课前对练习的预设作为对照,学生一旦达成了练习的目标,能够正确理解动作要领,较好掌握技术动作时,便可以及时停止“放”的状态,将学生迅速引导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与练习中。
适时,指的是教师在学生分散练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产生的“生成性资源”时(正向的:掌握动作情况良好;负向:出现错误认识和动作),如果超过教师的预设,就应该适时做出“收”的举动,让学生正确的学习势头在教师的鼓励中得以继续保持;让学生的错误理解不会成为一种“定势”。
2、“收”有总结。对学生达成学习情况的反馈总结,也是对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来的其他方面的总结。
对任务达成情况的总结,即对学生在分散练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结合预设目标进行定向评价,围绕着技术动作本身的学习开展。这样的总结,切不能毫无边界的“信马由缰”,更不能无目标、无指向的乱评一气;不以课堂的“活跃”“热闹”作为单一的价值追求,而要谋求学生在教师的总结评价中,明确分散练习的收获与缺憾,并明白成功的“秘诀”、失败的“因由”,为今后的再一次分散学习成功的“放”打下基础。
3、“收”有启发。启发是两个方面的,一个方面是“收”了以后,对学生在“放”中的表现进行启发性的谈话,达到一个“有愤必启”的要求;另一个方面,是教师作为分散练习的设计、组织、掌控和评价者,也应该对自己在本次练习的设计进行一个思考,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对学生的启发。教师在教学反馈中注意层次性和针对性,善于捕捉学生的分散练习中的表现,精于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学生在生成性表现中的信息资源进行处理、整合与提炼,截取其中的“有启发价值的信息”进行谈话和设问,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启发,为后续补偿教育提供重要的学习资料和参照依据。
在分散练习中,真正实现“把课堂练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要求,开放学生被解放的心智,收导学生健康发展的心灵。在一放一收之间,凝炼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的课堂秩序和学习生态,从而促进学生更和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