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正文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2016-04-13 18:21 李翠芳 总课题组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课 题 开 题 报 告
 
                         广西桂林市永福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翠芳
 
             独立子课题名称:《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编                  号:CTF120166-73-262D
                             
                                       
              国家教师发展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中小学生学力素质水准建模与研究》总课题组
                                      2014年 11月
 
 
         一、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㈠问题的提出
         由于当前应试教育思想作祟,现今中小学写作教学,由于没有独立的作文教学时间,没有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缺乏独立的写作教材等原因,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写作文成了学生最烦心的事,作文课也是语文老师最头疼的课,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搜肠刮肚,费尽心思,但往往却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不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没有及时收集生活中的素材,没有内容可写,再加上阅读量少,平时不注重积累,词汇语言贫乏,没有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另外,老师在作文教学时随意性大,没有一个训练的计划,没有明确的目的,作文教学形式单一,训练无重点,指导不到位,不重视作文批改与讲评,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更是难上加难,长此以往下去,学生的语文素养很难提高,这样就违背了学习语文的目的:读书、交际和写作。
        ㈡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作文教学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作了不少探索。如:日本语文教学界“生活作文”思想代表人物村山俊太郎提出了调查作文的概念:即作文不仅在于观察自然,还应以社会为对象。美国的小学作文教学理论提出:“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由为自己写逐渐转化为为读者而写作。”提出了学生习作要考虑读者、考虑对象的生活化要求。把写作作为其它课程的学习工具。国内的一些老师也进行了“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在“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理论体系、教学机制、操作基本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有所突破等等。总之,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有利依据。
       不少地方,不少学校对此类课题还正在深入系统地研究之中,探索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但都是有益的尝试。从习作教学研究现状中,我们不难发现,习作教学研究只停留在层面上,习作教学的质量还不太如人意,还需要我们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
         ㈢课题研究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表述的过程”。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写作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长期以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小学作文教学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封闭僵化的教学体系作出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改革小学作文教学的对策,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论
       《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2.作文教学法理论
        作文教学法理论认为:作文教学“首先是教师的问题”,主张“教无定法、文无定法……”,我们的教师应“结合时代精神,在作文教学中寻求有效方法,使作文教学尽快走出困境,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3.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发展有效教学。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基于这一理论,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过程就是学生在老师关照下自己“生长”的过程,是不断“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体是学生,老师不可能替代学生“生长”。让学生在作文中大胆展示自我,不断丰富自我,更新自我,健康成长。        
        5.多元智力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不同的人,智力各有倾向,兴趣各有不同,特点千差万别。可传统作文教学耗时,费力,低效;教育观念的“师本观”而非“生本观”,作文内容非生活化现象、作文训练方法的“形式主义”等弊端日趋明显。“一切为了学生‘的生本教育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生本教育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行为端正是现行作文教学的正确导向。
        三、课题界定
         1. “小学中高年级”是指小学三至六年级。在生活中,这个学段已经适应了小学生活。在学习上他们由低年级的写话转变为学习写作,并且开始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写作时常常不知道要写什么,语言表达很笼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2.“有效”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思维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方法”在一般的意义上指为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手段或策略。在教育学中,这个词常与“策略”、“步骤”同义,还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排列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教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4.“写作教学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就是以写作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新课程理念为主要依据,以“三维度” 目标为操作要求,在实践中对影响习作教学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努力减少无用功,并积极思考谋划,采取的有效教学措施,力争用较少的精力和时间,让学生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
         5.“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是针对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学生写作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进行的研究。
        四、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拓宽作文教学渠道。
  2.探索小学习作指导的原则、方法及有效途径。
  3.探索适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训练体系。
  4.形成科学合理的小学作文教学评价机制,促进作文教学评价机制的创新与发展。
       五、研究内容
       1.调查研究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及成因。
     2.调查研究小学生作文个性心理特征,并就此进行激发学生写作内驱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作文习惯的策略研究。
     3.通过小学语文习作完善、科学的训练体系及专题训练体系的研究探索,使语文教师更好地依据学生发展规律与作文训练体系进行习作教学,从而有效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4.针对小学作文训练的一般规律,研究小学中高年级(三、四、五、六,四个年级两个学段)不同的习作教学策略,有的放矢,促进习作教学序列化,使作文教学更符合“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5.通过小学语文习作评价的策略研究,积极引导学生、家长、教师等多种因素的参与评价,使作文教学评价走向多元化,也使作文教学由重结果评价走向过程评价。
       六、研究方法
在不同阶段,根据研究情况使用适当方法,使多种科学研究方法灵活合理应用,以达到最佳的研究结果。
  1.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等相关文献及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为课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2.调查研究法。通过观察、问卷、访谈、案例研究等科学方法,收集研究素材,整理分析、修改后实践,反馈研究的成效。
  3.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的设计,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收集有关资料,定期进行整理、分析。
  4.个案研究法。 确定研究对象进行跟踪调查,记录备案,在理论指导下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5.经验总结法。不断将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及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方法。  
        七、预期研究成果
       完成结题报告一份,全面总结“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有效教学方法”要素。
        实验的成果形式
         1.教案设计;2.开展作文教学研讨课; 3.课题实验报告;4.研究论文;5.学生作文作品集;6.作文教学《课例集》。
八、实施步骤及过程
第一步:建题阶段(2014、3——2014、4)
  1.分析作文教学的现状,为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作好充分准备,确定研究主题,设计出可行性较强的研究方案,力争使研究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2.请县科研领导对我的课题进行论证,帮助我修改完善课题方案不足之处,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
  3.学习课程标准,明确作文教学的要求。
  4.制定研究计划。
  第二步:实施阶段(2014、5——2014、10)
  1、制定年级各单元的习作内容及训练序列。
  2、抓点,用典型引路,逐步推开。
  3、积累“有效作文教学”的案例。
  4、研究作文教学评价问题。
  5、适时举行“小学生作文教学”论坛。
  6、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几次研究反思活动、调整方案再实施研究。
  第三步:总结阶段(2014、11——2015、2)
       1、进行有关测试和召开调查会。
       2、根据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写出研究报告,形成实验成果,
        撰写研究报告。
        3、编辑《作文集》和《课例集》。 
       附录1:
 
 
        关于小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分析报告
 
  • 调查情况统计:(调查人数60人)
1.90%的学生不喜欢写作。
2.80%的学生一周写一次作文。三天一次的为0。
3.95%的学生写作的原因是老师要求,4%的是家长要求,自己愿意只有1%。
4. 84%的学生喜欢用作文形式写作。
5.15%的学生文章经常受到老师表扬,25%的学生文章偶尔得到老师表扬,60%学生文章从没有得表扬。
6. 95%的学生非常想提高写作能力,5%的学生想提高写作能力。
7.50%的学生从没有欠交老师布置的作文,35%偶尔欠交,15%经常欠交。    
8.20%的学生认真对待作文,60%的学生为了完成任务,10%的学生马马虎虎,10%的学生无所谓。
9. 20%的学生每次习作材料来源于平时观察积累的真实材料,40%的学生每次习作材料来源于借鉴范文中的材料,40%的学生活到每次习作胡编乱写。
10.40%的学生写作文无话可写,30%的学生写作文语言贫乏,30%的学生写作文
缺乏想象力。
11. 60%的学生对老师批改后的作文只看分数和评语,40%的学生能再看看自己的文章。
12. 20%的学生很喜欢读课外书,30%一般喜欢,40%不太喜欢,10%很不喜欢。
13.60%的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你写作文,30%按题目要求写,10%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14. 50%的学生写得出三本课外读物的书名,10%的一本课外读物的书名都写不出。
15. 80%的学生写不出自己喜爱的作家的名字。
16. 70%的学生课外阅读目的是休闲娱乐。
17、60%的学生最喜欢看的书是漫画。
18、只有5%的学生会主动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经历的事情写下来。
19、75%的学生觉得写人物或事情的文章最容易,15%的学生认为写想象作文最容易,15%的学生认为写景色作文最容易。
20、100%的学生觉得写作与学过的课文相似,事先老师作了细致的讲解,与自己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时自己的作文比较好写。
21、在你写不出作文时,20%的学生希望有人帮助,50%的学生硬着头皮写,30%的学生活动一下或看看作文选,寻找灵感。
22、90%的学生希望老师在作文课上教作文的方法和交流同学的作文。
23、80%的学生认为一篇好作文最基本的要求是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围绕题目写,不跑题,想象丰富,有新意。
24、70%的学生对语文老师上的作文课不感兴趣。
25、80%的学生这学期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希望能上作文课专心听讲,多读课外书。
问卷调查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一、90%的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没有多少信心觉得写作实在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或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而十分不情愿做的一件事。这一情况表明,学生们在写作过程无信心可言,这又如何谈及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二、82%的学生对习作不感兴趣,在写作教学中许多教师片面追求学生的写作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目的的教育写作兴趣的培养,造成目前众多的学生对写作的真正价值缺乏基本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为考试而写作的不良思想意识逐渐占据主体地位。
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82.3%的学生平时缺乏认真仔细观察的习惯;28%的学生没有主动坚持记读书笔记;在平时学习中,当自己看到、听到或想到的事情,会主动写下来的学生10%;语言匮乏,无从下手的学生占28% 。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了学生的习作已经陷入了困境。
四、学生所拥有的课外书并不多,学生阅读的时间不多,因此学生的阅读量偏少,积累也自然太少。这样一来,一到写作文时,要么觉得语言贫乏,无法尽情抒发情感;要么是感到没有素材,写时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脑海一片空白,不知道写什么,思维打不开。
从调查的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习作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和兴趣,让习作教学面向学生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及实践活动,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不拘形式地表达;要让学生感到习作既是练习,又是生活的需要;要让学生树立习作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习作是我手写我心”的观念。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