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教视点>> 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正文

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2011-11-22 10:12 张书莉 2011年11月21日今日文教A3版
分享到:
 

 河南省安阳县柏庄镇一中 张书莉

关键词:数学课堂 情景 思维 情感 数学素养 实际应用

摘要:教育的首要职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科内容,更要培养学生对于学科的良好的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以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或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联系生活实际,达到使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如何在生活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何在生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这是一门非寻常的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去深挖教材、科学设计。

一、教学情感的注入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同样,教师也会有顺心的时候和不顺心的时候,此时,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烦恼留在教室门外,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面带微笑的教师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学拉回到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的沟通。

课堂上难免有许多疑和困惑,这些难理解的概念、复杂的公式、抽象的符号逻辑推理。教师除了以口、手、目、耳、示范、模仿来传递信息必须根据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困难,审时度势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自己教学艺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必须有感染力。如果学生感觉到学习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他(她)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造成积极思维的课堂气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与他们生活有关的一些问题,甚至增加社会上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例如讲到概率时,教师可以引入社会上买彩票的问题,学生对买彩票是否中奖的问题比较关注,也感比较困惑,教师从中奖概率入手,对这个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和讲解,社会上的问题与书上的知识有意识地联结在一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而且又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较好思想教育。

三、进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探索最佳教学途

教学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那种普遍适用于一切教学活动的万能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此,不能片面采用一种教学模式的作用而否定其他。重要的是,数学教师要经常进行数学教学思想与数学教育理论的研究,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条件去选择和变革教学模式,并大胆创造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并有效地加以利用。数学课堂的有效生成是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能够做到收放自如,有效利用生成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都蕴含着广阔的学习资源空间,教师须找准每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学生就会逐渐感悟到数学离这样近,慢慢地他们就会亲近数学、理解数学,继而喜欢数学。学生拥有了这种积极的状态,对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就会大大的提高。

、培养生活中的数学思维习惯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主地、创新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常尝试周围生活的诸多条信息中选择需要的条件、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需求解决生活问题,凸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理论及其他科学的联系,突出数学化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感,不被一堆表面信息迷惑。例如,试题:一根钢管,要截成甲30cm和乙50cm两种用材,如果甲乙两种用材的根数之比1:2,则钢管刚好用完(不计截割损失);如果甲种材料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材料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的根数一样多,而且钢管有剩余,那么钢管的长度为多少米?按后一种截法,并假设有一段损失5cm,求最后剩余段的长度?在这个问题中,由于实例信息多而杂,如何分析自己所需的信息成为问题的关键,这时就要学生能透过现象抓到本质:如果甲种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相等,故只要先求出每种用材,第一截法几根就可,这种题目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自己的任何活动都可以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当师生习惯于把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的思维和眼光来思考的时候,数学教学和学生生活便融合了,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用数学方法观察生活、认识世界的习惯。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次次的锻炼中提高、发展,最终可达到较高的思维水平,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RSS订阅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