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教视点>> 让生物教学走进生活 正文

让生物教学走进生活

2012-02-20 09:57 刘含芝 2012年2月20日今日文教A22版

文/刘含芝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提倡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要求教育应体现生活的价值,建构一种美好的生活。生物科学作为和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让生物教育走进生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让生物教学走进生活,从而激发出学生无尽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探究生物学,热爱学习。

一、让生活进入教材,再由教材指导生活。这样能使学生学习有意义,有兴趣。讲“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时,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讲一日三餐如何搭配,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天的食谱,并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饮食习惯问题指出危害。根据父母的健康状况和身体需要,为他们设计一份合理营养食谱,且亲自烹调,并请父母品尝。还向父母介绍其中的道理,请父母做出评价。结合现代常见的生活方式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指出饮食习惯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一生健康的大事,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具体问题。让合理营养这种生活理念扎根于学生心中,这远比一次生物考试成绩更有意义。

二、利用生活常识来辅助生物教学。利用生活常识,学生通过体验掌握知识的本质。比如:学生经常吃馒头,开始吃的时候没有甜味,馒头碎块在口腔中过了一段时间,充分与唾液混合后就有了甜味。为什么呢?通过这样的体验,让学生明确这是因为:淀粉在口腔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所以有了甜味。有些学生家里有仙人掌,有的同学就认为仙人掌的叶是那块绿色的大掌片,其实是它的茎。那么它的叶在哪里呢?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让学生明确:仙人掌的叶就是它的刺,仙人掌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减少水分的蒸腾,叶已退化成了刺。这是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不断进化的结果。谚语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将其引入教学,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学知识。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讲解食物链的最好素材;“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是变异的形象表述。使学生经过自己的体验,不仅掌握了知识,又联系了实际,学生学到了“活”的知识,增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三、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生态知识教学,开展生态教学活动,教师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观点出发,启发引导学生为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关心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在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的今天,生态教育应予充分重视。

作为生物教师,就应该把生活源水引入生物教学,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和重要价值,使生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让生物教学走进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田。

(作者:山东省高密市醴泉教管办)

相关新闻

刘含芝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