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教视点>>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对策刍议 正文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对策刍议

2013-02-06 12:17 佚名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要求
       1.要了解熟悉学生。教师了解学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时,在新课程改革下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作为教育实施者的教师也必须熟悉了解教育对象,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苏霍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因为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教师的爱的付出才会产生效应,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可是在现实中我们做教师的对自己的学生了解得太少了。在应试教育的魔咒下我们每堂课只是不断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逼迫我们的学生读他们不愿意读的课本,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习题。孩子们由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小天使熬成一个个愁苦的小老头。学生都视我们如洪水猛兽,哪敢再来亲近我们,向我们倾吐他们内心的快乐和烦恼。虽然学校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家访,想通过家访的形式来多一点了解学生,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但现在的家访往往成了老师向家长告状的途径,学生得到的只有恐惧和责怨。
       2.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这是对身为教师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和期待。同时,这也是人们对教师的一种褒奖。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业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因此教师在学生的面前要树立好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是师爱的重要体现,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具有良好修养和高尚情操的人。”教师树立自身美好形象最重要,用美的形象,美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这是一种无声的爱。
  教育是具有示范性的。教师个人的榜样作用比纯粹的道德说教更具有说服力,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正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在我们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标准或要求学生信仰某个观点时,教师首先应达以这一标准或对这个观点持肯定而毫不怀疑的态度。尤其是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各方面的形成阶段,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教师的言行无疑对于他们的人生道路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俗话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教师的一言一行,就象树立在学生面前的导向标。不管教师的行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师生关系中的教师的示范作用时刻都存在;学生有意或无意都居注视着老师,深受其影响。
  3.要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改进教学方法,讲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又是建立维持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现实中我们注意到那些受到学生欢迎的老师一般都有敢于在教学中独辟蹊径,用全新的风格授课的特点。他们或是学识渊博,在授课时旁征博引,让学生有兴趣,长见识;或是风趣幽默,能让课堂充满欢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或是温文尔雅,总是用亲切的话语,真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反之,教师如果教不得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成绩低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反过来对教师的教学就会产生抵触,从而恶化师生关系。
  当然,良好教学方法的形成不是一朝半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首先要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要“干一行爱一行”,要脚踏实地,然后才会去学习、借鉴、探索最优化的教学艺术。因此,教师要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改进教法,讲求教学艺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一种“向心力”将学生吸引住,才能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还要积极优化外部环境
  1.继续提高教师地位。不可否认,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教育是重视的,投入是巨大的,为提高教师的地位确实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制订了很多相关的政令法规。而且,教师的地位也确确实实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虽谈不上人人羡慕,但起码不至于遭人嫌弃,不过,在现实中教师仍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的教师,其境况仍然是窘迫而令人心酸的。教师地位不高,在师生交往中自然底气不足,在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难免会有自欺欺人的愧疚感,甚至负罪感,觉得自己每讲出一句话,就是给自己抽一个耳光。比如有的后进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不交作业,不服教育甚至威胁要退学(班主任都要控制本班学生的流失率,否则奖金不保),当老师找其谈话,苦口婆心地劝说其留下,而且反复申明读书的好处时,没想到学生冷冷地抛下这么一句话:老师您领的工资还不如我家厂里的工人呢!你可以想象做老师的当时那种难堪和狼狈的情形。稍有不慎师生之间的矛盾便会因此而爆发,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地位,特别是提高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教师的待遇、福利水平,缩小教师与其他行业收入的差距,对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改变教育评价方式。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在“应试教育”下,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往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个性、人格等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授课质量不够重视。为此,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只能围绕着考试而进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考得好,家长高兴,学校高兴,任课老师也脸上有光,师生关系自然就“和谐”;考不好,家长埋怨,学校埋怨,任课老师满腹怨气,师生关系也就有了危机。
  所以,要改变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唯一标准的做法。应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师评价制度,改变用评比代替评价的做法。多采用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使他们能够了解自己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促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不断地改进、完善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使教育活动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一种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方式,能激励教师全面地提高自身素质,使教师在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从严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教育评价方式,提高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等措施来优化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广东省五华县华东中学)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