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书法缺什么?一言蔽之,缺人——缺书法家。
此所谓书法家,非彼所谓书法家。“书法家”这一崇高的称号,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承担得了的。在古代,从事书法的人——书法家身份的特殊性,经过历史累积,沉淀了书法的高尚。古代书法家何许人也?其一,有深厚的文化素养,饱读诗书;其二,有重要的社会担荷,或居于庙堂而经纬天下,或处乎山林而维持人心;其三,有出众的才情。最后,才是具备书法本体内的技术。而技术,在以毛笔为书写工具的时代,几乎人人皆有。也正是因为人人皆有,超轶群伦尤为难事。
文化转型与文化断层,都是无可奈何之事。转型,谓白话取代文言,西学取代国学,钢笔取代毛笔,电脑又取代钢笔,这是大势所趋,不得不尔。在这样的背景下,书法从事者文化基础薄弱,社会身份边缘化,才情出现偏移,而技术又难耐浮躁,率尔之间,凭着功利之心鼓舞,便欲与古人争座,只是头脑发热而已。
语言是思维的途径和单位。所以,文化发达与否,只要看语言发达与否就可以知道。而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书法则附丽于语言文字之上,因而与思维十分贴近。古人作书,多非泛泛书写,而是拥有背景。其书写内容、书写过程构成一个有意义的事件,与今日动辄录唐诗一首,看似一样,实则有本质的不同。高文大册,隆重其事,固然有重要的事件背景。即使尺牍书疏,也莫不与生活相关。例如,《兰亭序》的背景,近之是文士雅集,远之则关乎东晋政治。人的背景、文的背景、书的背景,构成一个全息的系统,不仅映射了书法家宅心之深、人文之妙,简直可以照见全社会的巨大律动,书法之高于其他艺术,本质原因即在于此。
再说“视觉”。欣赏书法,固然凭借视觉,然而书法是最不具象的视觉艺术。绘画所以摹形,而高级的绘画并不以逼似实物为鹄的。摹声可为音乐,而高级的音乐并不以逼似自然声音为目的。况书法乎?书法囊括万殊,裁成一相,而展现形式和节奏之微妙。诚然,这可观可读的微妙,需要笔法、结构、章法、墨法等技术手段去实现。学书之道,唯有临古,临古的目的,即在于掌握这些技术手段,并进一步丰富这些技术手段,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书法复兴30年来,在学习前人技术方面,特别是现代教育体制下学习前人技术方面,有着突出的成绩。由于资料的充裕、教学手段的进步以及信息传媒的发达,今人似乎无所不能。临仿,以及临仿基础上的准创作,似乎一下子能够复现历代书法家的手段和面目。然而,五彩纷呈的墨痕中独少高超的精神。在展览数百上千件作品的海洋里,什么技术都不缺,唯独找不到感动、找不到随心自然的高超的精神。
纸墨,古今一也,为什么古人的作品感人,而今人的作品不感人?归根结底,还是精神的因素、人的因素。古人因事而书、缘情而书,关注书写的对象、内容;而今人因展事而书、为骄人而书,关注书写效果的好看、投巧,因而高下之别,不言而喻。作字必用意,而不可过于刻意,必成之于有意无意之间。成之于有意无意之间,不是用意少了,而是用意缜密繁复,作品才愈味愈永。否则,只盯着展览、盯着评委、盯着孔方兄,纵使羲之再世、真卿复生,又安能写出感人深至的作品?
所以说,当代书法缺什么?缺人、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