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天底之星”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正文

“天底之星”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12-10-29 17:24 祝浩军 2012年10月29日今日文教A6版
分享到:

                       上虞市丰惠镇谢桥小学  祝浩军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也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谢桥小学从“文化传承和教育创新”的视角,践行“由德育活动向特色德育课程转变”的理念,认真探索传承天底精神”德育活动转向“天底之星”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为什么开发——基于德育目标和当地特色文化资源

为将德育活动整合成“目标明确、内容有序、评估多元”的德育课程,我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少年儿童”的原则,提出以“挖掘农村学生乡村生活的经历,弘扬天底精神,传承乡土文化精髓”的目标的“天底之星”德育特色课程,尝试按照课程体系的要求规划学校特色化德育工作。为此,学校确立了以谢桥本地的革命先烈叶天底事迹学习为主要内容,通过挖掘天底精神,开发农村百姓的精神文化,引导学生发现和体悟乡村的自然美和人文美,以此来浸润农村学生的心灵。整个课程体系既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又有具体的实施途径,还编写有相应的德育教材和合理的评价标准。

二、开发什么——围绕“弘扬叶天底精神,渗透乡土文化”的中心内容

     农村学校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据地,通过乡土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向学生渗透有关农村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乡贤名人和乡土风情等,学生容易接受,更具实效性。为此,学校组织全校教师编写了《谢桥学子学天底》读本,并以读本为主干实施德育特色课程。《谢桥学子学天底》读本的教学,旨在让每个学生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叶天底爱国、爱党,关心家乡百姓生活疾苦的赤胆忠心;“义无反顾,为人类谋幸福”的奉献精神和“勤奋好学,进取向上”的学习态度。同时,读本在介绍乡贤叶天底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的同时,还赋予根植积极的乡土文化,有机渗透行为规范教育的要求,通过特色课程的教育,提高德育的全面性和实效

、谁来开发——体现以师生为主体的原则

原先“传承天底精神”的德育教育活动,过多的是学校指定,教师主导。而“天底之星”德育课程开发体现了“以师生为主体”的原则,学校老师、学生都参与课程建设。“天底之星德育课程的开发内容更为丰富,各项教学教育活动,参与面更大,学校充分调动社区、家长的积极性,聘请感恩教育演讲专家、法院法官、当地老革命、红色教育宣讲员等同志来校指导、作专题讲座,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天底纪念室、丰惠敬老院、四十里大运河船闸等一批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成为“天底之星德育课程的实践基地。

开发过程中,学校做到四大结合:一是将特色主题教育活动与少先队活动结合,注重体验,凸显学生的主体。二是将天底精神弘扬与节庆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注重全面性,丰富活动的内容。三是将天底精神的传承与“上虞精神”教育结合起来,注重时代性,使“孝义与诚信”教育落地生根。四是学习乡贤名人与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注重涵养,体现教育本质。

、怎样实施——落实对课程计划的实效管理

学校形成了校长室——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课程实施团队等分级、分层的管理模式,各项德育主题活动课程都经过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经过课程管理领导小学研究与批准,二是有课程目标、要求和课时安排,在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提高实施的效果;三是有比较可行的检测、反馈、调控和激励机制。

学校以活动计划、活动安排表的形式保障课程的落实。学校向学生提出“发扬天底精神,争当时代先锋”的倡导,引导学生“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幸福人生”,积极落实小公民“五小”行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践行文明学子,争当天底之星”成为学生们的自觉行动。学生的道德思想与行为在每周评比“黄五星”,每月评比“红五星”,每学期评比“金五星”的系列自评、他评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通过这样有目标、有主题、有计划、有步骤的主题德育教育活动,有序推进了特色活动课程,使德育工作亮点不断

、如何评价——建立“天底之星评价体系和课程档案

学校为使评价工作更显性,更有激励性,专门印刷了《践行“文明学子”,争做“天底之星”——谢桥小学德育学分制评价手册》,学生一本。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建好一份课程档案袋,里面有与学生有关争“天底之星”的各种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收获,学生在校学习实践活动中的照片、德育特色课程学习中留下的精彩照片。

学校“天底精神代代传德育活动走向“天底之星德育课程不仅是理念的转变,更是对德育教育形式的创新和对德育内容的丰富,“天底之星德育课程”已形成了各年段之间有效链接的德育体系,使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更富有吸引力,行为规范教育榜样教育更有感染力,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乡土文化、乡贤精神传承的实效性。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RSS订阅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