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先生说:“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所以人们常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人类情感世界是极其复杂的,而书面语言又只能得其“近似”,因此,很难把语言主体的内心世界丝毫无爽地展示出来。这种言不及义的现象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即使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最能表现情感的句子也很难把当时作者的心理世界全都展示出来。相反,看似无声之言,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样的词句却往往更能客观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有限的语言,传达无穷之意,是文学语言的一大特点。标点符号作为书面语言的组成部分,自使用开始,它的丰富内涵和运用技巧就备受关注和推崇。标点符号不仅可以使文章产生停顿、节奏的美感,而且在行文中传情达意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一)标点符号是情感的共鸣和回响。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这首词中抒发着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词的最后三句话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要想准确理解这首词的内容及蕴含的感情,文中的句号和叹号的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词作从军营生活的号角声、塞外曲写到分八百里、沙场点兵,写出了辛弃疾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率师北伐,统一南北,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这首词写到这里已达到了作者理想的最高音,一个句号也表示了作者美好憧憬的结束。可结语处偏偏还有令人触目惊心五个字——“可怜白发生”。这五个字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写的作者年轻时的经历,现在来说只是一种美好的追忆;另一方面也是对两鬓霜染的自己,是否有机会实现自己理想的不停追问!这种追问如一声巨雷敲击着读者的心灵。结束处用一个大大的叹号如重锤把理想和现实间割裂开来,把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充斥于遗音萦绕之中。文章在叹号中戛然而止,振聋发聩,令读者拍案而起,义愤填膺,起到了很好的情感共鸣和回响。
(二).标点符号可以起到 “无声胜有声”的情感渲染效果。
在鲁迅《故乡》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这来的便是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最后这个句子不长,共七个字;却用了六种标点符号,蕴含着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
离开了二十年的故乡虽然在“我”的眼里早已有些萧条败落,但是“我”与少年闰土在童心无忌的状态下建立的平等的友好的关系,在“我”心灵中留下了美好的、温暖的、幸福的回忆。来到故乡一切虽然物是人非,而“我”对少年伙伴的的思念没有变。现在心中无限企盼的儿时伙伴来到了眼前,但是“虽然我一看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记忆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心情。
“阿!”中的叹号表达出的有惊喜,也有对闰土变化的吃惊。
“你来了?”句中用的不是叹号,不是句号,而偏偏是问号!问号想要表达作者情感的是疑问,也是反问。此情此景,连“我”也很难相信眼前的事实?!
而“——”表现的是语言的断断续续,“……”表现的是不知言语的空白。两种标点把那种欲言又止的尴尬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此处标点符号就是无声语言,把人物的千言万语浓缩在七个字六个标点中,而情感的表达又胜过了千言万语。在当时,难道还有比这种形式更能恰如其分的表达“我”的思想感情的工具吗?
(三)标点符号还可以是文章的骨骼。
罗迦·费·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知一个》一文结构严谨。有这样几段值得我们从标点符号的角度去分析去领悟。
1.“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有人这样回答的……”
2.“不过,这种创造性地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某心理学家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
看了上两处课文中的示例文字我们不难看出,设问句在此处的作用除了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之外,还有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而设问句中问号就起到了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的作用。
不用再多举例了。我们已经感觉到了标点符号的出现,不仅便于读者阅读,而且也能够更好地传达文章的主旨和人物的情感脉络,开启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通道;运用得当会使文章锦上添花,妙不可言!
(作者:山东省临邑县恒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