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受文化影响,同时也反映着文化,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在外语教学及语言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的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中,进行一定的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背景知识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文化,加深对语言本身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更好地学习并应用外语,并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文化意识培养在教学中的问题
1、教师文化意识:大部分教师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在英语文化方面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储备,也缺乏必要的敏感性和洞察力。2、教学方法单一:大部分学校的英语文化教学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依据课本采取满堂灌或简单对比教学的方式,学生通过听讲、作笔记等方式被动地接受信息。3、学生实践不够充足:现今的外语教学体制仍然难以避免应试教育现象和“三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学模式。课堂上的情景设置环节有限,课下又没有语言环境, 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缺乏实践机会,无法体会到具体语境交际中中外文化的差异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
二、文化意识培养在教学中的实际策略
英语教师自身文化素养、意识的提高:教师的英语文化素养在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英语教学中要传授充分的英语文化信息,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国家文化意识,教师就应当具备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理解力。深入细致地了解我国和英语国家文化,通过学习和结交外国朋友等手段来了解外国文化,不断地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为改善英语文化教学积极创造条件。1、教学手法多角度、多元化:新时代的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信息、科技手段融入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大量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多媒体课件;在讲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充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2、创建真实环境,丰富实践活动:让学生沉浸于目的语文化的氛围之中,无疑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好的办法。在课堂上,为了便于教学操作,教师可在实施正常的教学计划的同时,每堂课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实施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设计一些与文化有关的教学活动或话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感受。
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识有助于改变过去为语言而语言、为操练而操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文化,加深对语言本身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更好地学习并掌握外语,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培养文化意识,仍是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待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进一步探索。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县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