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对浙教版初中《数学》课本中一道例题的新探究 正文

对浙教版初中《数学》课本中一道例题的新探究

2014-10-20 15:41 陈冬英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4年10月21日

       我们的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绝大多数例题和例题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典型的,具有代表性,我们只要合理利用好这些例题,引导学生对这些例题进行探究,学习,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的作用,使学生从题海中脱离,轻松学习,学生才可以从简单的模仿学习转变成研究型学习,真正做到思维训练。在教学中,笔者觉得教材对有些例题处理并不是很到位,下面就从笔者对教材中一道例题为例,和大家一起探讨课本例题的教学。

      对浙教版初中《数学》课本中一道例题的新探究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52页,“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中例题3,如图,如图,台风P(100,200)沿北偏东30°方向移动,受台风影响区域的半径为200km,那么下列城市A(200,380),B(600,480)C(550,300),D(370,540)中,哪些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哪些不受到台风的影响?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以及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本例教材是这样处理的,要解决城市是否受台风影响,关键是确定台风圈所扫过的区域。教材通过引导学生作出与台风圈⊙P运动路线l平行的两条切线m和k,则平行线m,k之间的区域为台风扫过的区域,通过观察判断点是否在这个区域中来判断城市是否受台风的影响。教材处理的重点是通过本例进一步巩固圆的切线的作法和判定定理,以及为下节课切线的性质打下铺垫。笔者在教学中,觉得教材这样处理还存在以下三个弊端:(1)教材对该题的画图是通过格点完成,降低了误差,如果没有格点,学生画图的准确性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在区域的附近的点就很容易产生判断失误。(2)该题通过画图得出结论,缺乏理论依据,与数学学习的严谨性相悖,不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  (3)例题只通过画图论证的方法得到结论,使教学还处于比较肤浅的状态,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笔者通过反复思索和组内集体备课的力量,最后是通过画图操作和理论论证结合的方法完成本例的教学的。
        笔者首先设置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本题进行如下探究:(1)台风圈⊙P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区域为什么形状?如何作出这个区域?(2)这些城市是否受到台风影响,跟表示城市的点与区域关系如何?(3)如何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论证你的结论?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引导,学生首先作出与台风圈⊙P的运动区域,即平行线m,k之间的区域,然后得出在该区域的城市受台风影响,反之不在该区域的城市则不受台风影响的结论。对第3个问题的回答,只需要论证点到直线l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即考虑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就可以论证到结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了思维的灵活性,通过交流讨论,得到了不同的解答方法,笔者归纳后,总结了如下三种常规方法求点到直线l的距离。
  (1)构造30°的直角三角形求直角边长。如图(1):

     对浙教版初中《数学》课本中一道例题的新探究 
  过点P做PE⊥x轴,过点A作AE⊥PE,交直线l于点G。作AF⊥直线l,
  ∵∠GOE=30°,PE=180
  ∴EG==
  ∴AG=100-
  ∴AF==-90〈200
  ∴A在台风圈⊙P运动区域,受台风影响。
  同理可得:点B到直线l的距离为-140〉200。∴B不在台风圈⊙P运动区域,不受台风影响。
  点C到直线l的距离为-50〉200∴C不在台风圈⊙P运动区域,不受台风影响。
  点D到直线l的距离为-170〈200∴D在台风圈⊙P运动区域,受台风影响。
  (2)利用函数解析式和30°的直角三角形,求直角边长。如图(2)

   对浙教版初中《数学》课本中一道例题的新探究 
  由题可得直线l函数解析式为y=x+200-100
  过点A作AF⊥OP,AE⊥x轴,交直线l于点G。∴点G为(200,100+200)
  ∴GA=100+200-380=100-180,
  ∵∠FGA=30°
  ∴AF=AG=50-90,
  ∴A在台风圈⊙P运动区域,受台风影响。
  同理可得点B,C,D到直线l的距离.
  (3)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等积法求高.如图(3)

   对浙教版初中《数学》课本中一道例题的新探究 
  作AG⊥x轴交直线l于点G,AE∥x轴交直线l于点E
  由直线l函数解析式为y=x+200-100。
  得点D坐标为(200,100+200)
  点E坐标为(60+100,380)
  ∴AE=200-(60+100)=100-60
  AG=100+200-380=100-180
  由勾股定理可得GE=200-120
  由△AEG面积求高可得

AF= 对浙教版初中《数学》课本中一道例题的新探究 =50-90。

  同理可得点B,C,,D到直线l的距离。
  在本例中,还可以通过求直线AF的函数解析式,再与直线l的函数解析式联立起来求垂足F点坐标,然后通过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得A点到直线l的距离AF的长,由于该方法在次比较麻烦,笔者在此就不作详述。
  本例的教学,从作图到推理,不仅重新巩固了圆的切线的判定,而且通过论证过程与前面所学知识连贯起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也为今后高中阶段继续学习点与直线的距离的函数解析法打好基础。课本这类的问题还很多,只要教师对这一资源灵活合理利用,就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有效。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