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易写 乐写 爱写 正文

易写 乐写 爱写

2015-04-10 20:23 何宇红 本站原创

                                                   浙江省永康市第三中学 何宇红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我觉得,要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首先要降低作文难度,增强学生的信心。其次,要让学生多体验,激发其作文的内动力,促其乐于作文。再次,要利用各种评价,让学生看到进步与不足。这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探索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步,用心指导降难度
       我的作文教学方法的第一步是以教师的用心指导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要使学生有写作的成功体验,并爱上写作,前提是教师要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体验机会。因此用心指导对于作文教学非常关键。
       我的指导理论主要来自于一些名师的书籍文章。我这里重点想向大家推荐两个我非常喜欢的老师。一个是福建省的何捷老师,他对写作教学颇有他的见解,发表专业论文近千篇,是“百字作文”和“游戏作文”的创导者。还有一位是来自北京的袁志勇老师,他是“创造性思维作文法”的创始人,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作品有《袁氏作文模型》。而在99学时初中写作教学系列化研修学时培训中,我又认识了不少名师和专家,我学习了他们的作文教学理论与方法,觉得很受益。通过学习名师理论,我逐渐形成了自己作文教学指导的思路和做法,可以说是采得百花酿成了自己的蜜。
       几年作文教学实践,我发现作文教学可以指导的内容有很多。我觉得大体可以分为写前指导和写后指导。写前指导涉及审题取题指导,素材发现指导,段落布局指导等;而写后指导又涉及很多修改指导——写作目的是否清晰,选材布局是否合理,句子语言是否通顺,标点使用是否正确等。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一些相应有效的作文指导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需要的总的技术支持。但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光集体指导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就需要老师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第二步,间接体验多阅读
        初中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以及情感都可以在阅读中得以体验。
        现在的不少学生觉得生活单调;他们家庭观念淡薄,自我封闭。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不懂得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其实,大自然是个大课堂,社会是本无字之书,网络也是素材积累的宝库,阅读更是快速积累作文素材的好途径。如果学生能利用书籍资源通过阅读体验,让学生体验到书本和故事中人物的酸甜苦辣,就能对生活产生更真实的触感。如《诗经》中的经典《蒹葭》这首爱情诗,全诗情景相生,清寥空灵的深秋之景与怅惘迷茫的怀人之思,浑然无间,构成了全诗的艺术境界,意蕴无穷,给人以一种真切自然而又朦胧迷离的美感。这种审美情趣符合我们东方人朦胧含蓄的文化美。再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泪,《水浒传》中武松的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美等等,当孩子能跟文学作品中的角色、人物产生认同,就能获得情绪的净化、宣泄,进而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力。从而产生共鸣,受到熏陶。久而久之,孩子的生活空间会随之扩大,既有生活的体验,又有中外名著的熏陶,生活会由此丰富多彩,是非辨别能力能够得到提升。这样的变化,给学生的作文也会带来立意、选材、语言,尤其是情感方面的提高。
       第三步,良好评价促写作
       我作文教学的第二步是以良好评价系统来促进学生习惯写作。因为我觉得学生有了写作兴趣,有了写作技术支持,还不够,必须还有良好的评价系统作为学生写作的制度保障,从而促使学生能够习惯写作。为此,我也做了多种尝试。
       一种尝试就是制定了作文评分标准:作文平时分满分为10分。作文本得A可加10分,得B可加8分,得C可加6分,得D加4分,得E扣3分,得F扣5分。A是作品写得很好者;B是作品写得较好者;C是作品修改进步较大者;D是作品还可以的;E扣是作品不太好,但比F态度端正;F是作品字数不足,态度极差者。(语文成绩=考试成绩*80%+平时成绩。注:平时作文成绩,多次成绩取平均分的方式。)
        另一种尝试就是作文平时成绩与学生综合素质绿色评价挂钩,以被达到优秀的作文次数为单位,小作文(400字以下)每选入一次,学生综合素质绿色评价即可加0.5分,大作文(600字以上)每选入一次,可加1分。
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尝试就是实施优秀作品肯定的方法,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优秀作品班级里朗读表扬;2、优秀作品班级里张贴展览;3、优秀作品推荐征文比赛;4、优秀作品推荐到《稚翎》等上发表。
        以上就是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摸索中,总结出来的作文教学的方法。这些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我的作文教学。也达到了让大部分学生觉得写作是一种乐趣,把写作当成习惯的目的。同时,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这套方法。也希望同行们能多提宝贵意见,以助优化。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