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正文

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6-04-28 17:27 于淑娴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2016、4、2

                                 山东省莱州市夏邱中学   于淑娴

        英语课程目标确定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学科教学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灌输心理健康教育。在英语教学中,要因材施教,适时、适度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训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依据教材,渗透健康教育
        英语教学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情绪上的困惑,使其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教材中有大量心理健康的课程资源,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耐挫折能力、锻炼意志品质。如:Scientists at Work描写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克服困难,面对困难和危险毫不退缩,最后证明了雷电中电的存在。Great women描写两个女人挑战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面临困难勇往直前。只要细心钻研大多数单元都可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激励的手段对学生心理进行积极暗示。
        二、运用激励方式,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积极性评价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最好的激励词。如“good”,“perfect”,“fantastic”etc。甚至可以对平时较差的学生说:“you’ve donea good job.”这种鼓励的话语,加之教师温和的眼神,会在学生的心理涌起一股股暖流,产生一种真正被老师重视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其自尊和自信水平。
        课堂中,结合教学进行信心教育。英语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大量的例子,因而在备课时便应注意例句的选用,尽量避免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句子。
        三、鼓励冒尖精神,培养竞争精神
        不少初中学生缺乏勇气和创新精神。如,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主动、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有些学生既使会也不说,害怕出错,影响自己在同学们心目中的信誉等不健康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冒尖。
        没有竞争机制的社会是惰性的社会,缺乏竞争精神的个人也只是消极的个体。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构筑一种你追我赶、相互竞争、既团结又友爱的环境。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学科教学必须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以教材为载体,挖掘学生的潜能,调整他们的心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