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岱岳区粥店办事处过驾院小学 刘承春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学生有了这种能力,才能掌握探索知识的主动权。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我把研究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在语文教学改革上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乐学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学有乐趣呢?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感,也没有什么东西比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呢?一是教师在教学中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采用分层式教学,不同学生不同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摘到成功的果子;二是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作出激励性评价,也就是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每一个进步,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三是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主学习成果的平台,除了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外,还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制作手抄报,编作文集,举办故事会、辩论赛、知竞赛等活动,把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充分地激发出来,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更高了,学生必然要主动地走出课堂,走向课外,通过阅读书籍、报刊,甚至上网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活动的准备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在活动中得到了展示,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就会以更饱满的热情快乐、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
二、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方法和习惯。学生一旦积累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变得爱学、会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的。
1、在读中学,在阅读中学会发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它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因此,对一篇课文,教师应要求学生从初读,到熟读,再从带着问题读到读懂,最后是带着感情读,每一次的读都带有目的性,让学生读一遍有一次体会,读一遍明白一个道理。
2、在问中学,在质疑中学会探究。古人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应学会质疑,“为什么是这样?”“这是什么意思?”不论问题大小,要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课文中去理解、去提问。
3、在悟中学,在感悟中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特的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问题。学生不能墨守成规,一切遵从教师的安排,没有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说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并与同伴交流,在交流中获得发展。
4、在用中学,在课外活动中扩展知识。“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道出了课内外结合的重要性。知识应该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在学习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做一做。
三、课堂教学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共同解答
传统的师问生答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而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迎合了学生的需要。课堂上以合作讨论为主,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并在班上汇报,师生共同总结。这在很大在程度上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独特见解得到认可,在内心深处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1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2 、小组合作。合作小组是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点、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在合作互动的氛围内进行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3 、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就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合作伙伴。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同学交流的机会。
4 、探究学习。“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从多种形式求得多种答案。针对教师和同学的观点提出质疑,敢于挑战教师,挑战权威。
5 、实践活动。“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途径查阅文献资料,并学会分析、整理,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能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