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名师名校>> 好一个执著的人——《故土—眷眷红烛情》序 正文

好一个执著的人——《故土—眷眷红烛情》序

2012-05-21 16:16 刘解军 2012年5月21日今日文教A5版

                                                  好一个执著的人——《故土—眷眷红烛情》序

                                                                  文/刘解军

         和杨玉友(犁波)相识,至少有20年了。那时我在湖北省老河口市一中工作,他在河南省邓州市彭桥中学工作;我当时是语文老师,他也是语文老师;我辅导学生办了个萌芽文学社,他辅导学生办了个沃土文学社。就这样,我们的书信交往开始了,我们的友情在鄂西北豫西南相交的这片沃土萌芽了。

         我们相距50里,神交20多年,却始终未曾见面。当时我除了辅导本校的萌芽文学社外,还参与组织领导中南六省区中学文学社团联谊会全国中学文学社团研究会。在我几十年认识接触的朋友中,杨玉友是少有的一个执着者,他认准的事,想做的事,非做到不肯罢休。

         说他执着:一是他对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的执著。在那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社会主流时代,他以民办教师的身份应征入伍,应该说复员后有了从政或从事更实惠工作的资本,可他却义无反顾地回到自己钟爱的教育教学岗位,并且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一生。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是他对自己认准了要干的事情的执著。他在一所办学条件很一般的乡镇中学任教,并组织学生办起了语文第二课堂沃土文学社。据笔者组织全国中学文学社团研究会所掌握的情况,当时全国中小学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文学社团,有的如昙花一现,雨后霓虹;有的有始无终、自生自灭;有的甘为标签,成了学校素质教育成果的一个花瓶,而真正长此以往,坚持办得像模像样的为数不多。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缺一位无私奉献,甘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指导教师。想当初,各地办文学的老师有的抱怨不计工作量,没有课时津贴;有人抱怨没有活动经费;有人抱怨外出参加活动学校不给报销差旅费;诉苦者大有人在,而杨玉友呢,他的心态一年四季总是阳光明媚的,成年累月总是乐呵呵的。他主办的文学社刊《希望之星》,出不了铅印的,就出油印的;出不了电脑打字的,就出钢版刻写的;出不了彩色的,就出黑白的;出不了4开的,就出8开的。总之,他凭自己的事业心和执著精神,把《希望之星》办得大有希望。

        三是对文学爱好和文学创作的执著。杨玉友酷爱诗歌,他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平淡生活和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坚持诗歌创作,并且写下几百首诗歌。20107月的一天,一位住在北京的文友打电话,推荐杨玉友的诗集《沃土》要我帮助联系出版社出版,我当时建议在当地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办一个内部书号印刷,可杨玉友坚持要交给出版社正式出版。他认为只有正式出版的书才叫,于是我将他的《沃土》纳入我主编的《笔耕桃李园丛书》交给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

2010121020时,我收到杨玉友发给我的手机短信;想写一部小说作为《沃土》的姊妹篇。我当时确实跌了一次眼镜。客观地说,凭他的写作实力,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部小说创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凭他的经济实力,要在一两年内连续自费出版两本书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我知道他认准的事儿是拉不回来的。于是他胸怀亲人的奉劝,带着为读者的奉献动笔了,他认为志在必得的工程动工了,他的项目上马了。2011年我回老家过春节时,正月初三的晚上,他把完整的书稿(文字版和电子版)一并交给了我。

读杨玉友的书感到亲切,无论是已出版的诗歌集《沃土》,还是这本即将出版的《故土》,所写内容都是身边人,都是天天看着发生、看着循环往复的事;所用语言,都是身边人天天说的话和听别人说的话,既没有华丽词藻,也没有离奇的故事情节,可身边的人就是爱看。还是2011春节,我带回几本《沃土》放在客厅里,拜年的亲戚朋友打开一看:这不是写的我们纪洪的二辟山吗?这不是写的引丹大渠的源头工程清泉沟泵站吗?这不是写的我们杏山水泥厂吗?我得带回去研究研究。于是,几本《沃土》很快到了读者手里。

        读杨玉友的书感到心地坦荡,他的心灵是积极向上的,阳光灿烂的。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他只有一个心思地走自己的路,干自己的事儿,并努力干好自己想干的事儿。这正是我愿为这本书做序,愿将这本书推荐给读者的初衷。

    (本文作者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作文个性化教育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中小学文学社团研究中心理事长)

相关新闻

刘解军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