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因此,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无疑是改变教学的一个突破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我就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指导学生有序学习
俗话说得好“头三脚难踢”,但也有“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的说法。对于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每节课的开始都要下工夫做好,让学生在一节课的开始就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期待。
在导入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悬念法、质疑法、故事法等等,要根据本课具体内容及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指导学生有序学习。
二、讲究语言情趣,增强课堂活力
教师对学生的兴趣激发、情感激励,重要的还是借助于语言表达来实现,因为语言激励使用最直接、最广泛,表现最明显,效果也最突出。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由喜欢教师进而到喜欢上语文课,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尤其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对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活跃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趣,增强亲切感,加深印象,牢固知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是说教学有规律可循,无定法则是说没有固定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以及教学方法多样、新颖、富于启发性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学习,把学习看做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当成一种负担。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果教师总是使用单调的教学手段,容易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要让他们乖乖的坐上四十五分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使小学生在整堂课上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不仅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更要随着课堂的纵深发展,调节思路,使小学生对课堂充满新鲜感,将学习的兴趣保持下去。
比如,可以采用故事法、比赛法、演讲法等,也可以借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音乐、视频等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融入到学习中来。
同时,教师还要向学生适时指导,让学生用眼观察,动口交谈,动脑思考,动手练习,学会学习。并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可见,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教学深层次的改革,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东西,唤起课堂教学的活力,激趣的艺术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怎样激趣,都必须建立在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内部动因上,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驱动学生的知、情、意、行,从而达到焕发课堂生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作者:河南省滑县慈周寨乡柿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