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浅谈《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 正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

2014-09-12 16:29 文/王江花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4年9月5日B6版
       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狠抓“预习”这一环工作。因此,预习是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预习的设计
       1、抓住共同特点,安排预习内容;注意学生差异,分层设计。
一个班的学生,就学习基础和学习的素质来说是有一定差异的,也有共同的弱点。如即使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理解事物也往往是孤立的,不注意它们的内在联系。反映在阅读上,理解支离破碎,抓不住重点,深入不下去。
       2、围绕训练重点,循序渐进;抓住教材特点,灵活安排。
       教材中每篇课文,体裁不尽相同,训练重点各有侧重,所以设计预习还要从教材特点出发。
       二、预习的安排
       第一层:细读深究。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理解句子深刻含义;抓住关键字语,用圈划批注的方法深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
第二层:通读感知。了解课文大段内容,能说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主要人或事是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学习生字词等。为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第三层:再读理解。弄清文章结构层次,作者写作思路,找出一些与中心密切相关的句子、段落。
       三、预习的收效
       1、培养了阅读书籍兴趣,课外知识丰富
       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
       2、及早掌握了学习信息,教学有的放矢
学生在进行预习时,教师巡视了解;预习结束后,教师进行检查。在这期间,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测知学生的知识基础。
       3、自我的探索,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
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这样,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
       4、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们认真读书,积极思维;在听课的时候,自己到底解答是否正确,教师和同学将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一股强烈的好胜心又促使他们认真听课。
       “预习”这一环工作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作者单位:河南滑县瓦岗乡伦庄学校)

相关新闻

王江花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