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法初探 正文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法初探

2015-06-25 14:24 厉慧慧 本站原创
分享到:

                                    浙江省永嘉县上塘城关中学  厉慧慧

        摘 要: 语文课的目的就是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就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初中语文课堂的六大提问法:激趣鼓励提问法;标题切入提问法;抓住关键提问突破法;多个角度切换提问法;循序渐进提问法;疏导式提问法。并阐述了六大提问法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提问 提问方法 研究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是问题,是引起思考的动因,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的最积极因素。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具有科学性。教师的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就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尽量避免“满堂灌”,一个人的“独角戏”,并克服学生出现“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现象,帮助学生把握住每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教师的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且课堂上教师提问方法正确得当,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对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堂提问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就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总结了语文课堂六大提问法,并加以尝试。
        1、激趣鼓励提问法。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水平不同,个性差别也很大。教师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鼓励,才有种快乐与成就感。学生如果觉得教师提的问题过于难,那么就提不起来兴趣,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引导学生思维,就如投一块石头于平静的湖水之中,激起层层波浪。如《蒹葭》这篇课文,前不久有幸能聆听到“浙江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永嘉实验中学的范老师就给全省的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学生留下了极有亲近力的感觉。他的课就三个问题,一是,初读诗,我仿佛看到了什么?二是,再读诗,我依稀听到了什么?三是,细细品读,我真切感受到了什么?上课似乎没有什么花样,可是就这三个简简单单的问题,却让整堂课,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学生参与课堂之广度,课堂气氛极其活跃,学生思维的火花与个性的语言,令人惊叹。这无不归功于老师对问题提问得既简单又巧妙。有资料表示,激趣与鼓励,是学生保持对语文的热爱与兴趣重要因素。我们经常慨叹,自己的课问的问题没有学生来回答,学生都死气沉沉。但是我们很少会反思自己的课提问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得到鼓励。
        2、标题切入提问法。文章的标题,也可称文章的“题眼”,它起提纲挈领,总括内容,点明中心的作用。一篇好的文章往往会有个精练的,概括力很强的,令人寻味的题目。如语文课本中《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一课,在一次语文研讨会上,有一位名师就抓住这标题,设计了三个大问题:罗布泊过去人们为什么称它为“仙湖”?这“仙湖”为什么会消逝的?作者的感叹是什么?来组成整篇文章的学习。这三问题从标题切入既有普遍性,又有层次性。又如《伟大的悲剧》,为何称为悲剧?为什么又是伟大的呢?仅两问题,就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3、抓住关键提问突破法。能否抓住关键的字词或句子进行提问突破,决定了教师这堂课教学成功与否。教师要抓住一个关键问题打开一个决口,学生思维便会奔涌而出。这就要求教师要能真正地吃透教材,才能找到关键问题的所在,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叫:“牵一发而动全身”。如《行道树》中,文末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这是个关键的句子。在备课时,我们不妨就抓住这句话,设计两个问题:行道树为什么忧愁?又为什么快乐呢?再如《湖心亭看雪》一文,可以抓住文章的关键字“痴”,可以这样提问:舟子为什么觉得张岱“痴”?在学生对张岱的这种怪异的行为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再问你觉得张岱“痴”吗?张岱为什么要选择做一个“痴人”?这样对作者内心世界的理解就非常自然了。
         4、多个角度切换提问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各个角度出发,入文本出文本,从主人公到自我,切换不同的角度,然后各个突破,让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步加深。如《孔乙己》,再以前不久的浙江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为例,有位宁波的老师他的课,课堂魅力非凡,他的课,主要是通过“看”字来挖掘,设计了四个问题:众酒客是用怎么样的眼光看孔乙己?掌柜看孔乙己的眼光和众酒客有什么不同?作者鲁迅的看和众人的看一样吗?你又是怎么看的?四个问题,四个角度,诠释了一堂很有深度的课。
         5、循序渐进提问法。教师在进行提问时,有些问题不可一步到位,就如登山一样,要拾阶而上,于峰顶领略无限风光。如在教《羚羊木雕》一课时,可以这样提问:这是一只怎么样的木雕?“我”为什么不愿去拿回木雕?回忆了哪些事?万方是位怎么样的朋友?如何避免家庭这种矛盾?再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盲孩子之前的生活怎么样?后来呢?影子是怎么帮助他得到光明与快乐的?学完本文你想对盲孩子或影子说什么?你想到了哪些人?步步提高,逐步推进来设计提问,这样必然达到一种很好的课堂效果
        6 、疏导式提问法
       有的问题教师提出后学生答不上来,形成僵局,教师可以改变角度,提出与之有关的其他问题,诱发引导、点拨提示。仍以浙江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为例,其中《乡愁》,温州实验中学有位老师让学生品味文中叠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并没有直接问:同学你们觉得这些词用得好不好?而是通过提问一:删掉,你觉得好不好,有什么不一样?提问二:简单成一个字“小,窄,矮,浅”,你觉得读起来什么感觉?通过这样的疏导式提问,让学生朗读,品味,理解诗歌的韵律美——第三声调,延长的音律,及诗歌的意蕴美——意象虽小,乡愁深重。所以教师要学会疏导提问,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引导,从而让学生理解得更明白更深入。
         课堂提问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铺设性提问,如抓住课文中的模糊点提问……都需要我们在语文课堂设计与实践中慢慢摸索。问题是兴趣的“催化剂”。所以课堂提问非常重要。此外为了能使提问达到预期目的,教师必须掌握提问的技巧:要注意提问的清晰与层次、停顿与速度、指导与提示。教师也要仔细揣摩自己提问时的语言,提问的语言应注意亲切柔和,避免死板生硬。要以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提问题,不要用强制回答的语气和态度。可以常用“我们一起来思考讨论好吗?”“相信我们同学的回答一定能给老师带来启发。”等类似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做出明确的评价,或充分肯定表扬,或再次引导启发,或点拨思维,或追问小问题,来强化提问的效果。总之,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学生在每堂语文课上,做一次轻松又愉悦的旅行,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充实自己。让课堂提问,成为语文课堂中盛开的一朵朵美丽的花朵吧!
        参考资料:
1、余文森著《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2、《中国教育学刊》(教育部办刊)2004年版,《陕西师大学报》1990年版
3、钱梦龙《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语文学刊》2002年版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RSS订阅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