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在治疗腰痛病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祖国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腰痛实属与肾有关。凡感受外邪或负重跌打扭伤,以致邪阻经络,气血不和,或因体弱久病、年老精衰均可发生腰痛。
腰痛一症,临床所见不外乎外邪所致寒湿腰痛,湿热腰痛,内伤所致肾虚腰痛,外伤引起的淤血腰痛等四种类型,需要辩证施治。
一、寒湿腰痛
1、主症:腰部疼痛重,兼有凉感,转侧不利,虽卧床休息不觉减轻,阴雨寒冷天气疼痛加剧,舌苔白腻脉沉。
2、病因病理:久坐冷湿或涉水冒雨,劳动汗出衣着冷湿,寒湿之邪侵袭腰部,留着经络,因寒性收引,湿性重着,故腰部疼痛重则伴有冷感,转动不便。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静卧则湿邪留着,故虽卧床休息不能减轻。阴雨寒冷则寒湿更盛,故疼痛加剧。舌苔白腻,脉沉,为寒湿停聚之象。
3、治法:散寒利湿,温经通络。
4、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减
苍术10g,白术10g,干姜10g,茯苓15g,独活10g,狗脊12g,五加皮10g,桂枝10g,牛膝10g,桑寄生15g,甘草10g。
5、方解:桂枝、干姜、狗脊温中散寒止痛,苍术、白术、茯苓健脾利湿,独活、牛膝、五加皮祛风湿利腰膝,桑寄生祛风湿通经络补肝肾,甘草缓和药性,调和诸药之功效。
二、湿热腰痛
1、主症:腰髋驰痛,重则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2、病因病理:素体湿热内盛,或寒湿蕴积日久,郁而化热,湿热下注壅于经络,故腰髋驰痛,痛处伴有热感。湿热下注膀胱,故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内盛之征。
3、治法:祛热化湿,通络止痛。
4、方药:苍柏散加味
苍术10g,黄柏9g,牛膝12g,防风12g,蓖薢12g,海桐皮9g,杜仲12g,木瓜9g,川穹6g,薏苡仁15g,水煎服。
5、方解:苍术、黄柏祛化湿热,防风、海桐皮、蓖薢、薏苡仁木瓜祛风利湿通络,牛膝、杜仲强筋壮腰,川穹活血理气止痛。
三、肾虚腰痛
1、主症:腰部酸软痛,绵绵不断,腿膝无力,遇劳更甚。偏阳虚者,面色皎白,怕冷,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苔薄白,舌质淡润,脉沉细。偏阴虚者,面色潮红,易心烦,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2、病因病理:由于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年老精血虚衰,致肾脏精血亏损。腰为肾之府,肾虚不能濡养经脉,温熙肢体,故腰部酸痛,腿软无力,手足不温。过劳则耗气伤精,酸痛加重,面色潮红,口干咽燥,头昏耳鸣。
3、治法:补肾益精
4、方药:石归丸合青娥丸加味
熟地18g,山药12g,杜仲12g,菟丝子15g,芋肉12g,当归9g,枸杞12g,补骨脂9g,桃仁9g,肉桂3g,附子6g,水煎服。
5、方解:熟地、当归养血补肾,山药补益脾肾,枸杞、芋肉补肾益精,菟丝子、补骨脂、胡桃仁、杜仲温肾阳壮筋骨,附子、肉桂温肾壮阳。
若偏于阳虚者鹿角片、巴戟天以温补肾阳,偏于阴虚者加龟板、女贞子、生地滋养肾阴。夹有虚火、口苦咽干、尿黄者,加知母、黄柏滋肾泻火。
四、瘀血腰痛
1、主症:腰痛如刺,痛有定处而拒按,俯仰转则不利。舌质多紫或有瘀斑,脉象沉涩。突然发病者多有闪、挫、跌、打外伤史。
2、病因病理:由于跌打损伤,瘀血阻络,腰部经络不通,故腰部疼痛如刺,痛有定处拒按。因瘀血内阻,筋脉失和,活动受阻,故俯仰转则不便或疼痛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为瘀血停滞之象。
3、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4、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当归15g,桃仁9g,红花10g,川穹10g,牛膝12g,没药10g,土元10g,川羌10g,秦艽10g,续断12g。
5、方解:当归、川穹、桃仁、红花活血散瘀,没药、土元活血祛瘀止痛,川羌、秦艽、牛膝、续断舒筋活络,此方共奏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止痛之功效。
结语:本人从事中医临床三十余年,治疗“腰痛”总的看来不外乎补肾(肾阳、肾阴),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止痛。疼痛严重者以治标为先,可对症治疗。疼痛轻者,以治本为先,故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这也是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编辑: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