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翼城县北撖初中 王亚楠
语文是义务教育中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好这门学科,对于学习其它各门学科,获取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四有”人才,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长期坚持的改革,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再次探讨。
一、改革阅读教学
语文课教学从根本上讲,就是对名家名篇的阅读、消化,所以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的主体。语文课的容量小,节奏慢,着眼于词、句的解释,拘泥于“三大块”形式的讲解。千篇一律地归纳或贴标签式的结论,让学生抄在书上,而不是学生参与讨论、思辩,水到渠成自然地得出结论。这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适应开放的社会形态,快节奏的生活,当然就不能提高语文素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大幅度地增大容量,加快课堂节奏,让有限的时间发挥出尽可能大的效能,从课内有力地向课外辐射、延伸。有数量才有质量,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主动积极、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要做到“有效”就必须抓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或构思特色或审美趣味进行点拨、讨论。至于与课文相关的背景材料、知识性材料等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记忆。学生读一节课,比教师讲一节课的容量大得多,记忆还深刻些。通过小测检来加强对知识性的东西进行巩固。阅读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的一种批判性精神。所谓批判思维能力是指一个人对事物及其关系的判断能力,包括评判力,识断力,鉴赏力,审定力等。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批判意识,才能对客观世界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领悟,才能作出清楚的结论,为创新作准备。阅读教学就应该给学生这样一个练习的机会。比如对名家名篇时代地域的局限性,阶级的局限性,主题的局限性,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辨析,以新的历史高度去阐释,得出新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就成。
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发展智能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另一个措施,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千方百计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智力”指人的聪明度;能力属心理学范畴,指办事的本领。有的人智力发展较早,有的人发展较迟些;有的人能力较强,有的人差些。素质教育研究的是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办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因材施教,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但要研究孩子们的共性,还要研究孩子们的个性,使他们各得其所。课文课程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根据不同认识事物的规律编排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的,教师应凭借这些教材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训练,并根据学生个性差异,有的放矢,使之各有所进。
三、把学习课堂移到生活中,去观察感悟
不要把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上学习,让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积累越厚实,越容易从记忆中挖掘出来,重新组合,学生每天都有观察,但不一定每天都有积累,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布置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课外学习,比如,放学后看课外书籍等,书本随兴趣自选。但要求学生看完后写心得体会,不能流于形式,让学生学习生活中人物鲜活的语言,在写作中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培养学生观察生活,适应生活的能力,鼓励学生要有创新表达,增强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新,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一代新人。语文教学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激励学生去创造,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如今,素质教育已提了二十多年,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大事,身为站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首当其冲,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