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教百科>> 论媒体新闻评论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运用 正文

论媒体新闻评论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运用

2019-12-23 09:13 靳紫梦 今日文教2019、12、17、13版
                           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靳紫梦

       摘要:一直以来,媒体新闻评论都对社会舆论的监督和引导起着重要作用。进入网络时代后,媒体针对网络舆论发表评论进行舆论引导更是常态。本文以各媒体就网红博主李子柒的评论为例,对各媒体发表的新闻评论的特点以及起到的作用加以分析,并对如何增强新闻评论在网络时代下的舆论引导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字:新闻评论 网络舆论引导 李子柒
       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而新闻评论是媒体引导、组织和控制舆论的重要手段。那么在舆论引导主要转移到网络阵地的当下,新闻评论是如何在网络舆论引导中运用并发挥作用的呢?在网络时代下,新闻评论又将如何发展和创新?以媒体对李子柒的评论为例,我们来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一、事件概述
       “90后”古风美食播主李子柒走红海外,YouTube粉丝数高达735万。她的视频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展开。而在12月6日,关于“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话题上了热搜。一些网友指责李子柒展现了中国的落后,迎合国外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向海外展现的并非真正的中国形象。事情持续发酵,直到一些官方媒体也为李子柒发声,讨论才被引向正面。
       二、各媒体新闻评论运用的特点分析
        对于李子柒,既有人民日报、央视、共青团中央、紫光阁等主流媒体发表评论支持,又有歪果仁研究协会、法律博主唐有讼、亥时热评、作家雷斯林Raist等自媒体的评论发声。以下选取部分媒体评论进行分析。
       (一)、主流官方媒体
        1.共青团中央与中国青年报。12月9日,共青团中央微博发表文章《因为李子柒,数百万外国人爱上中国》。12月10日,共青团机关报《中国青年报》发表《别忙着否定李子柒也别匆忙否定农耕生活》。共青团发表的文章,肯定李子柒属于对外文化传播的一部分,肯定农耕生活和乡土文化,并提出关注“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化输出”的问题。
        2.央视新闻与主持人海霞。12月10日,央视热评《我也蛮自豪,因为我就是李子柒作品背景里的一个点》,12月12日,“主播说联播”板块,海霞视频评论“李子柒为啥能圈粉”。着眼于“乡愁与爱的共鸣”,赞扬李子柒讲好了中国故事,是热爱家乡的真诚流露,向世界展现国人的友善亲和、勤劳聪慧。
       3.人民日报评论与侠客岛。12月7日,人民日报评论发表文章《文化走出去,期待更多李子柒》,12日,侠客岛评论文章《何必争论李子柒》。把关注点放在如何促进文化走出去,把李子柒作品作为文化对外传播的成功案例来看,并提出不要就“文化输出”的“帽子”大谈特谈,不要“因噎废食”,而要尊重、包容更多人展示出属于自己的世界。
      总结上述媒体新闻评论,我们可以看出:
       1.主流媒体进行网络热点话题或事件的新闻评论时,通常会联合媒体集团中的不同平台一起发声,通过视频或文字、网络或报纸等不同方式、不同渠道评论,来增加传播效果,凸显重视。
       2.新闻评论不同于新闻报道,对同一事件,不同媒体的评论风格、角度、内容都可能有很大不同。不同的主流媒体选择各自的着眼点,使评论多样化,但又在大的基调和方向上保持一致。
       3.主流媒体的评论引导力强,传达的观点角度更宏观,更加理性,更有深度。对李子柒的评论中,在肯定李子柒后,更多媒体选择把关注点放在如何促进文化输出,而非执着于李子柒本人,这样的舆论引导有效地转移了网民的注意力。是“由事件到问题”的典型。
      (二)、自媒体
        1.作家雷斯林Raist,12月5日,发表《李子柒怎么就不是文化输出了?》。可以看出,文章主观情绪较强,主要反驳李子柒迎合国外落后刻板印象与团队运作摆拍的质疑,认为李子柒作品是“高级文化输出”。
2.歪果仁研究协会,12月11日,高佑思视频评论“为什么有这么多外国人喜欢李子柒”。高佑思以一位外国人的角度提出中国文化传播不应割裂“传统中国”和“现代中国”,李子柒展现外国人认知外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有吸引力。
        综上可以看出,自媒体的新闻评论文章往往主观倾向性强,着眼点相对于主流媒体来说比较小,常常是对某些反对观点的驳斥,或者针对事件或问题的某一方面、某一角度进行评论分析。其评论往往考虑自己或该自媒体的专业定位。自媒体的评论很容易煽动人心,他们的声音被认为是“个体”、“舆论领袖”的声音,而不是官方定调、“打官腔”。因此受众喜爱或习惯于查看一些关注的自媒体、知名大V的新闻评论,尤其是在主流媒体发声之前,哪个自媒体的发声最为犀利、最为显著,谁就占领的舆论的高地。
        三、新闻评论如何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发挥作用
      (一)、发挥议程设置作用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对于个体“怎么想”或者“想什么”具有重大的作用。新闻评论是对新闻报道的进一步强调、剖析和深化,一般来说,它能轻易地达到“0/1/2”效果。并且,便捷的信息渠道和大众化信息平台使传统媒体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与自媒体都能够进行很好的媒体联动。所以当重要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各媒体先后对此事件发表评论,就联合达成了对议题的强调效果。比如此前并没有关注过李子柒是谁的人,直接通过各种相关的媒体评论了解了事件原委。并顺其自然地加入讨论,进而起到舆论引导作用。
       (二)、形成“沉默的螺旋”
        “舆论引导有三个维度:一是利用传播规律形成舆论的主导意见流。二是发挥舆论的正面价值导向,抑制负面效应。三是发挥舆论在公众社会心理与思想意识之间的中介作用,让引导内容化为被引导者思想认知的一部分。”新闻评论具有表态、引导、深化、监督的作用。新闻评论比新闻报道更加直接作用于公众“怎么想”。媒体通过评论表明态度和意见,利用权威性或影响力,形成主导意见流。媒体正面评论引导,反驳和压制了负面声音,使一些反对者思想转化,或使支持者声音更多,成为少数的负面声音陷入“沉默的螺旋”。这时,正面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负面一方愈发沉默,舆论引导的第三个维度就容易实现了。在李子柒事件中,每个媒体切入点都不尽相同,但又共同表达了支持和赞赏的态度。使议题从争议阶段迅速进入了“沉默的螺旋”阶段,使支持者敢于共同发声,从而将舆论控制在正面反响上。
        (三)、适应网络舆论规律
        网络舆情的发展具有“散播——集聚——热议——流行”四个阶段和“爆发、升华、延续”三个关口。网络热门事件主要是通过大量网民的互动评论逐渐发酵的。因此,观点的交流和互动是网民所需要的。这时,主流媒体和舆论领袖意见和态度极易引起网民的关注,从而推动网络舆情从集聚达到热议,从爆发达到升华。在这个过程中,若媒体的新闻评论能够抓住网络舆情发展规律,赢得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就是舆论引导的成功。媒体对李子柒的评论,其实就成功达到了网络舆情的“升华”关口。及时拨正舆论导向,鼓励文化对外传播。
        四、如何增强新闻评论引导舆论的效果
       (一)、评论方式适应网络传播特点和规律
        在2016年2月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传统主流媒体应多以短视频、音频、图文并茂的方式,更深入浅出、贴近网民的语言,多平台、多渠道发表新闻评论。联合新媒体,借助自媒体的强时效性和与网民的贴近性,运用鲜明的评论风格,丰富的材料来源,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比如央视新闻对李子柒的评论文章,以细腻的笔触、个人的视角,表现李子柒展现的乡愁情结。注重重大事件连续评论的应用,不断强化议题,引起受众的持续关注,把握好议程设置的度。比如人民日报针对香港问题的连续评论。
       (二)、评论内容牢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除了主流媒体,自媒体舆论领袖的新闻评论也具有不小的公众影响力。不论是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新闻评论都应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其思想牢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宣传极端、非理性甚至是负面的观点和思想。鲜明的思想永远是新闻评论的灵魂,评论要挖掘新闻本质,站在时代的前沿,给人启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新闻舆论事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媒体评论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否则,不当的媒体新闻评论只会招致群众反感,降低媒体公信力、权威性和影响力。并可能引起网络舆情的进一步发酵,激化矛盾,造成难以弥补的恶劣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舆论工作者以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己任,自觉在议题设置、表达形式、话语方式上进行创新,无论在是官方舆论场还是民间舆论场,新闻评论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主流媒体与自媒体应当继续探索如何合乎新闻规律和舆情发展规律,创新运用新闻评论,共同引导广大网民营造风朗气清的网络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曹劲松. 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 新闻与写作,2010
       2、沈正赋. 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构. 现代传播,2016
       3、胡钰. 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 思想教育研究,2016
       4、陆绍阳.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新贡献,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