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之旅>> 嵩山文化—是他立志要终身研究的课题 正文

嵩山文化—是他立志要终身研究的课题

2012-05-07 16:07 米军昌 2012年5月7日今日文教A5版
分享到:

    嵩山文化—是他立志要终身研究的课题

                                                     常松木在启母阙保护房前留影

       河南登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文人众多,尤其是现当代文人更多。据不完全统计,登封市近十多年来,出过书的就有100多人。在登封这些文人当中,其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当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作家协会主席常松木。他是登封文人的总代表。如今,常松木已经拥有了登封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登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五届登封市十大杰出青年等众多的头衔和荣誉。无疑,他成为了登封文化战线的佼佼者。所以,他是登封文人的骄傲,是登封文人中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他看上去不怎么魁梧,可干起工作来还真有一股子猛劲

 

        常松木,中等身材,看上去不怎么魁梧,干起工作来却有一股子劲头——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坚韧不拔、英勇顽强。的确,他有着勤劳、智慧、刚毅、耐久、吃苦受累浑不怕的独特个性。从我与他接触的这多年中,我还发现他为人豪爽、性格活泼、心直口快、直抒胸臆、不藏不掖、诚心待人、任劳任怨、克勤克俭、善良平和、情操高尚……似乎这些词汇用在他身上都那么贴切和适中。

       我总结常松木干工作有三快,即:腿快、嘴快、手快。腿快,是说他下乡采访搜集资料跑的快,不管路程远近,有专车坐专车,没专车乘客车、骑自行车、开“11也要去,别人总追他不上;嘴快,是说他走到哪问到哪,说到哪,嘴勤善问;手快,是说他写材料出手快,几十万字的资料他熬上几个通宵就写完了。凡是他接受的任务,从不拖沓,工作总是提前完成。要不怎么说他雷厉风行呢?!

                         真正意义上的文人,他是从调到文联工作开始的

       常松木是在嵩山沟里长大的,家里穷,但他自小就很要强,聪明伶俐,一开始入校学习就很用功,不管在小学还是中学,功课总是排在前几名。1987年,他高中毕业参加高考,一举夺得登封文科总分第一名,成了名副其实的状元郎。于是,他被郑州大学中文系录取,毕业后,曾任教于登封四中、登封职业中专、登封一中,整整11年,期间曾三次获得县级优秀教师、郑州市优秀班主任。

       1989年,他发表了处女作影评《悲剧的复合体》并一炮打响,从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写出了很多文学作品。2002年,经公开选拔,他以优异的成绩调任登封市文联副主席,不久又兼任登封市作家协会主席。这一脚踏进来,他便与文化二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他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就从这里开始了——

       登封市文联,当时是一穷二白,连个阵地都没有。领导叫你来干啥?就是叫你在这张白纸上画图哩。常松木不负领导期望,终于在2003年创办了文学期刊《嵩山风》,他任执行主编。阵地有了,他就积极策划文学活动,深入基层采风、组织笔会等,搞得热火朝天。目前,《嵩山风》已出刊30多期,在登封影响颇大,还培养了一支数百人的文学队伍。这一来,一个原来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文联,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局面。

       登封文人多、作家多,他们写出了作品,除了在《嵩山风》或上级刊物上发表外,还想出书,出自己的书。为了圆登封作家的出书梦,松木奔郑州,跑北京,托关系,终于申报了一套丛书号,于是,他主编出版了《嵩岳作家文丛》,共10本。这是郑州市抑或是河南省第一套县市级文学丛书。在这套丛书出版后,松木看到这些作家生活都比较贫困,还以登封市作家协会的名义,自己想办法为丛书的作者每人解决了1000元的补助费,可让那些作家们高兴透了!由于此,200412月,登封市作家协会荣获了红旗渠杯第二届河南省文学奖文学组织工作奖。这是他初出茅庐后获得的第一个省级奖项。

       常松木兼任作家协会主席后,为了工作他没少想办法。你想,一个县市级的文化团体,要编制没编制,要资金没资金,开展工作相当困难!钱多办大事,钱少办小事,没钱不办事。这是某些干部的办事哲学和工作作风。可松木不是这样,拿着国家的工资,坐享其成,无所事事,那不是他的性格。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能,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工资。作家协会没一分钱的经费,但工作不能不搞哇!在他的领导下,作家协会先后成立了嵩山诗社、诗词楹联协会、散文学会,还举办了少林拆迁笔会、文物笔会、少林景区创“5A”笔会、石淙诗会等,还举办了石道、大冶、唐庄等乡镇采风活动。

       当作家就要写东西、出文章,要不,何为作家?登封作家多呀!他们喜欢创作,喜欢出书,这是好事,理应加以引导和支持。对于此,松木当然高兴,当然支持了,前面提到的《嵩岳作家文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仅这些,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登封作家就出版文学书籍100多本,有不少都是他作的序,这给那些作家们很大的鼓励。当然,他本人更不甘落后了,先后出版了诗集《钟情嵩山》、散文集《嵩岳烟雨》。《钟情嵩山》被评为登封市第二届优秀文艺成果奖;《嵩岳烟雨》获得了第十一届郑州市优秀文艺成果奖。今年,他还要出版一本散文集《天地之中散记》,是专门描写和反映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文化底蕴的。

       这些年,常松木笔耕不缀,并在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同时获得了不少奖项。如:散文《少林读瀑》在首届中国西柏坡散文节上荣获中国西柏坡散文奖三等奖;散文《冬游九龙潭》被河北省散文学会评为第四届河北省散文名作奖二等奖;散文《与将军柏对话》、《少林寺的树》、《正是嵩山红叶时》、《嵩岳古柏》荣获绿色郑州征文活动二等奖,并入选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绿色郑州》一书;散文《太室阙散记》在中国散文学会、北京市写作学会主办的2009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中获三等奖;散文《情起蒸红薯》在《中国监察》杂志社、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祖国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有奖文学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奖等等。虽然他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但他依然不满足,战胜自我,超越自己,才是他常松木的性格。

 

     抢救民间文化遗产,他是怀着对祖先宝贵文化财富的敬重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去做的

 

        常松木干工作总有一股永不言败的执着精神,这是最令人敬佩的。从2004年到2007年的四年间,他作为市文联的副主席,一直把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民间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淳朴愿望和生活理想,表达着劳动人民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交织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之中,是滋养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母体。对此,常松木有着深刻的认识。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登封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了千姿百态的民间文化,这些民间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和传承文明的活化石。因此,他是怀着对祖先宝贵文化财富的敬重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积极投入抢救和保护登封民间文化遗产工作去的。可以说,自2005年开始,他把主要精力全部倾注在登封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之中了。

       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那不是开几个会,编一套资料那样简单易行,那是要动真格、费气力的,是要历千山涉万水,访百家走千户才能做好的。在人员、经费奇缺,条件又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他毫不退缩,毅然挑起了那副足可以压垮自己的沉甸甸的重担。他早出晚归,废寝忘食,冬冒严寒,夏顶酷热,那痴迷的程度令人动容。

       在下乡调查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他也曾被别人误解当成了倒卖古董的文物贩子,也曾被别人当做坏人被拒绝提供线索或拒之于门外,也曾被别人当成神经病人而遭尽白眼。一旦遇到这些事,他只有无奈地摇摇头。

       有一次,松木只身一个人来到颍阳镇的黄龙寺,见到一座巨大的石碑靠墙立着,他仔细看过碑文后,觉得很有价值,就俯下身来如饥似渴地抄写起来。正面抄写完了,他还想看看反面,于是,他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欲把石碑掀翻过来,不料,他用力过猛,左腿一下子被石碑压在了下面。

       他大声的呼救,幸被寺院里一个看门的老人听见,急忙到村里喊来几个帮手,大家七手八脚一齐用力,才把石碑掀起。而他躺在地上却一时无法动弹,腿上被挤伤的几个口子汨汨的流着鲜血。在大家的帮助下,好大一会儿,他才从地上艰难地缓缓站起。这时,老人埋怨说:要是再晚一分钟,我出门一走,那你就没救了,你看有多危险!当我采访他的时候,松木还挽起裤腿让我看他还带着伤疤的腿。他说:几年过去了,这块伤疤还时不时地隐隐作痛,这是留给我的永远不能忘怀的记忆啊!

       松木说:在下乡途中,这样的危险随时随处都会发生,不过,我没有胆怯过,更不会退缩。这些危险大概是嵩山的神灵在考验我抢救文化遗产的诚心的吧!不管怎么说,我的确是尽了最大努力,诚心诚意地去做了。所以,我就像唐僧一样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却有惊无险。

       下乡调查,松木很多时候都是坐客车而去,对此,好多人都不理解。有几次,他去宣化、徐庄调查古民居民间建筑,下车后又徒步赶到一个村里,负责给他引路的村干部忽然问他:咋不见你的车?他笑笑说:我是坐客车来的。村干部很吃惊,继而又赞叹说:如今像你这样的干部不多呀!常松木就是这样,环境再差再困难也要工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工作,他不怕苦,不怕没面子,干好工作才是他最大的愿望。

       据不完全统计,为抢救少林武术遗产,他先后访问了20多个教师窝,近百名民间武师,整理文字20多万字,拍摄图片数千幅;为抢救中岳庙会遗产,他走遍了登封十多个小中岳庙,还到许昌、巩义、汝州、新密等周边县市进行了调查。同时,和几家电视台联系协商,多次对中岳庙会进行了专题报道;为抢救嵩山龙文化遗产,他访遍了登封和周边县市几十个九龙圣母庙和几十个有关人士等等。试想,做这些的时候,他跑了多少路,费了多少劲,耗了多少心血,这是无法用几个数字表达清楚的。

       因此,他得到了郑州市和省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通过较长时间的艰苦的普查和研究,常主席昼夜不停地整理出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在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五个专项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如申报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工作,登封有人被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全省仅命名28人),有3人被命名为国家级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全国第一批仅命名166人);申报古民居民间建筑工作,登封有6处古民居被列入《河南省古民居民间建筑保护名录》(全省仅有100处);少林武术被列入河南省十大民俗事象;另外,他还正在编纂《河南省民间故事集成·登封卷》《登封民俗志》等。他调查整理的嵩山龙神文化事象、九龙潭民俗文化庙会及有关传说也已收入他参编的《嵩山民俗膜摸会》一书,并由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20079月,他被评为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先进工作者。

 

                   “中国大禹文化之乡”最终花落登封,这是常松木的得意之作

 

       “中国大禹文化之乡最终花落登封,这的确是登封人民十分光彩的事。有不少人都这么议论:中国大禹文化之乡能与登封结缘,没有常松木殚精竭虑的努力奋斗,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话说得实实在在,一点都不夸张。

       在抢救登封民间文化遗产的同时,常松木也在奋力地做着中国民间文化之乡的申报工作。几年间,他几乎跑遍了登封的角角落落,搜集整理了60多个大禹神话传说。他邀请了40多位专家,在登封组织召开了中国大禹文化学术研讨会,会后出版了《大禹与嵩山》一书。他还在大冶镇的沁水、五里庙办了两届中国大禹文化之乡民间艺术节,扩大了大禹文化的影响。为了研究大禹,他自费到过四川北川,山东禹城、滨州,浙江绍兴,陕西韩城等地,每次全国大禹文化研讨会上,他都提交有学术论文。

       “禹生石纽,为了考证大禹出生于嵩山脚下的石纽,他调查了登封许多大禹文化遗迹地,最后,终于在少室山下的左庄找到了神奇的石纽石,经全面考察、多方求证,写成了一篇近8000字的学术论文,成为禹生石纽在登封的有力支撑。

       有一次,松木听说有个浙江老人在登封告成调查大禹文化,并打听出来有一通《禹避阳城处碑》。他立即赶了去,可那位老人刚刚离开了登封。有人提供线索说,告成有位80多岁的老人张大木知道此事,他又马不停蹄地找到了张大木。经张大木回忆,说此碑可能1958年大队部建房时,垒到房基里去了。他们又一齐赶到大队部察看,可是,当年的大队部早已经卖给了一户农民。无奈之下,松木和文物局、镇政府协商也没有结果,只得留下了遗憾。对这件事,常松木一直耿耿于怀,但他相信,那块石碑总有一天是会重见天日的。

       在他的提议下,登封的北环路改名为大禹路,峰乐园改名为大禹园。为了体现大禹园的文化特色,他数次到嵩山的山沟里寻找能代表大禹文化特色的石头,后来,终于在太子沟下龙潭河里找到了。经苦口婆心地做群众工作,终于将那块数吨重的巨石运抵大禹园,并刻上大禹园三个大字,成为登封人民无不欣赏的一个景观。做这些工作时,他是强忍着割了痔疮的巨大痛苦而坚持完成的。

       在大量的证据和完整详实的资料面前,中国民协专家组异常惊奇,感慨万千。一方面是想不到登封有这么好这么多的大禹文化的遗迹,一方面是感叹常松木有着超常的工作能力和顽强拼搏的可贵精神。2008年元月,在全国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登封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大禹文化之乡。一块文化品牌的夺得,极大地激发了登封人民的自豪感。在那一刻,登封人民弹冠相庆,兴奋异常。不久,他又执笔完成了《中国大禹文化之乡——登封》,分别收入大象出版社出版的河南中国民间文化之乡全记录《永远的文化记忆》和中国水利出版社出版的《大禹治水》之中。他还亲自制作了一幅《大禹文化遗迹分布图》,将登封境内60多处大禹遗迹清晰地标了出来,使大家一目然。(未完待续)

嵩山文化—是他立志要终身研究的课题  学画·快乐的星期天

(四川省仁寿县龙正镇金顺九年制学校一年级 戴自然 指导老师:杜伟)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RSS订阅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