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生活 因观察而生动 正文

生活 因观察而生动

2014-06-04 09:06 文/李春梅 刘建兵 科学导报今日文教周刊2014年5月30日b7版
       生活是习作的泉源,习作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清新隽永,潺潺不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识生活、挖掘素材、开发资源,为学生作文开辟一条通道。让习作训练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外延,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习作,把日常生活和习作练习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爱写、会写、善写,写出有时代气息、有个性和灵性的习作来;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这样学生的习作才有生命力。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文字……”可见充实的生活体验是学习习作的源头。而生活,离不开观察。
       一次偶见同事正在泡茶,灵机一动:几乎所有家庭都泡茶吧?随意的生活小事,亦可以写出锦绣文章呀!
       下午放学,我要求学生回家仔细观察泡茶的过程以及变化,然后写下来。孩子们有些惊奇,但依然兴奋。第二天,草稿都交上来了。我批阅着,内心有一份惊喜。有不少学生看来是认真观察过了的,过程非常详细,且对茶叶的变化描写也相当写实,有的甚至能用上比喻句。个别学生文笔流畅,已初露峥嵘。但是学生毕竟是有差异的,还有部分学生显然还不知该怎么写,写些什么,寥寥数语,有的甚至前言不搭后语,不能完整地表达。如一个女孩是这样写的:“晚上,我看妈妈泡茶。长点(注:土语)茶叶倒上开水,茶叶一会儿就慢慢沉到下面去了。一杯茶泡好了,我尝了尝,真苦。我很开心。”短短两行,什么也没品出来,生活在她笔下成了一杯白开水。我把需要重写的发回,又让写得精彩的读了读,然后要求他们回家再泡一次茶,要一心一意地观察,茶叶在不同的时间内有什么变化,水色有何变化,要详细写下来。
次日,重写的交回。我再翻阅时,感到了一种近似脱胎换骨的变化:语句流畅了不少,特别是叶片前后变化写得相当详细,真实。我再次翻到那女孩的作文,不错,有进步,最起码不是一副骨架了,有血有肉了起来。她这样写道:
       “晚上,妈妈正在泡茶,我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刚拿出来的茶叶是干的,有点硬,放到茶杯里,倒上热水。不一会儿,茶叶变软了,有的浮在上面,有的沉到下面。又过一会儿,茶叶慢慢舒展开来,全部沉到了下面,像铺了一地绿草,水也变绿了。我尝了一口,有点苦。妈妈说饮茶有益身体健康。”
       应该说这样的文章对她而言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但我转念一想:即然一个晚上的观察便有如此巨大的飞跃,那么,这孩子是有潜力的何不让她“更上一层楼”?
我唤她来我身边“开小灶”:“今天晚上,再观察一下。茶叶干时像什么,刚冲进热水时茶叶是怎样的,飘浮时像什么、沉下去又像什么?把这些观察仔细了,想好了,再写一篇,相信你会写得更好!”孩子望着我,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
果不其然,第二天,我看到的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晚上,妈妈像往常一样拿出茶叶来泡茶。我仔细看了看,茶叶干干的、硬硬的,像一只只浅灰色的小蝌蚪。把茶叶放进杯里,冲进热水盖上杯盖,茶叶这时全都挤在杯子口了。过了一会儿,一些小蝌蚪变成了一条条小鱼,在水里钻上钻下,有趣极了。水色慢慢变深,叶片也渐渐舒展开,像一只只张开翅膀的蝴蝶飞舞着向杯底降落。一会儿,杯底像铺了一层绿地毯。我尝了尝,有点苦,可还有一丝清香留在唇边。”
       当然,最后一句是我修改而成的。
       生活,在她的笔下,再也不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而是淳香回味久久的佳茗,是变幻着奇异色彩的万花筒,是童年里醉人的回忆。这一切,大概要归功于观察吧?
当在班里读完这篇文章后,我说了这样一句话:“瞧,只要认真观察,生活就会生动起来,童年就会丰富多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应引领学生观察生活,发掘生活的奥秘,让孩子们用童心、童趣、童言描绘五彩斑斓的生活,创造灿烂如花的生活。他们的作文不再是枯燥乏味,脱离生活,而是兴趣盎然,充满生机……
                                                                  (作者单位:济宁市嘉祥县马集镇中心小学)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