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教视点>>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正文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022-08-21 16:21 易如平 今日文教周刊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二十小学 易如平
        摘要:生活化教学可以让课堂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教育与生活的有效结合能够让学生轻松吃透所学知识并懂得如何灵活使用知识,将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确保学生所应具有的科学核心素养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将生活素材成功融入各阶段的科学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秉承着“生活即教育”的科学理念开展与小学生成长需要相契合的科学教学。基于此,本文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力求将生活化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前提下,生活素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得以确立,教师必须对生活资源进行不断开发与合理利用,凸显出生活化教学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为此,小学科学教师应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小学生思维特征与学习需要,运用生活化教学将课堂气氛全面改善。学生可以在舒适与自由的环境当中积极探索科学知识,能够主动运用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多种现象,获得观察与实践探索能力的同步提升,满足素质教育要求,为学生全方位健康发展带来有力推动。
        一、创设生活情境,打造生动课堂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能够从根本上将各阶段的教学质量做到全面提升,是打造高效生活课堂的主要途径。在以往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多是重视对基础知识的传递,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所忽略。在新时期下,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行给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带着前瞻性思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所应具有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1]。为此,教师秉承着“生活即教育”的科学理念,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成长特点创设出具有生活化特点的多元情境,让枯燥的科学课堂呈现出生动性与真实性,学生能够意识到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很多生活现象可以用科学方式进行解释,感受到科学知识能够服务于生活,从而带着主动性去探索知识,并希望将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例如,在学习“饮食与健康”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借助多媒体等设备创设出一日三餐的生活情境,学生能够在图文或者小视频当中看到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食物与不同类型的厨具、餐具,帮助学生走入生活化的情境。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可以主动调动生活经验,对熟悉的食材进行探讨。教师有意识地选择小组合作方式鼓励学生分享日常喜爱的食物,同时讨论“哪些食物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你知道哪种烹饪方式最健康吗”。学生仿佛置身于厨房,回顾餐桌上的食物,选择多种搭配方式,探讨蒸、煮和炸等各种烹饪方式。教师还鼓励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从而更精准地掌握新知识,明确油炸食品危害,懂得运用科学方式去调整饮食,获得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二、借助生活实物,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是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探索与研究,势必会用到相应的多种材料。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就地取材,合理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完成生活化教学的成功实施,将生活元素不断挖掘并有效融入日常的科学教学中,激发出学生潜在探究热情,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2]。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成长环境,选择矿泉水瓶和废弃纸盒等生活用品充当教学所需的材料,帮助学生形成从生活中取材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所应具有的自主探究水平迈向新高。例如,在学习“电磁铁的磁力”时,教师鼓励学生在预习环节收集家中未使用的铁钉,在安全前提下准备好干电池,保证研究材料充足,学生也能够主动思考这些材料的具体用处。在具体授课环节,教师完成基础知识精准传递,意识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有意识地开展生活实验,将生活元素成功融入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将导线正确缠绕在相应材料上,使用大头针并将其放置于导线附近的材料,感受大头钉的变化。此时,教师在安全方式下完成导线充电,学生马上看到大头针被吸引过去,产生好奇心,思考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从而有效调动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教师鼓励学生选择用磁铁代替之前材料,看到电磁铁若处于充电状态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磁性,在充电状态结束后磁性随之消失。学生马上对电磁铁所具有的磁力进行分析,明确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教师通过生活实物的应用让课本知识立体化,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更容易吃透所学知识,发挥出生活化教学的应有作用。
        三、组织实践活动,提升科学素养
        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大力创新,打破教室空间的局限,引导学生在课堂外和生活中发现科学知识,借助实践探索活动将学生所应具有的实践能力与科学素养做到全面提升。为此,教师需要对各阶段学生成长需要和年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将学生潜在探索兴趣持续激发,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知识探索并在生活当中发现科学,懂得运用科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例如,在学习“校园里的小动物”时,教师应做好准备,在安全前提下带领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学生走入户外去学习,对自然环境当中的小动物进行仔细观察,不仅看到课本中出现的小蜗牛和小蚂蚁,还看到蝴蝶、毛毛虫和蟋蟀等不同小动物,根据自身喜爱情况完成相应的观察。学生能够主动获得与动物相关的知识,掌握蜗牛生活习性,感受蚯蚓进食特点。学生还可以触摸蜗牛和寻找蚯蚓,增强学生体验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与小动物相关的知识,成功走出课本的局限。教师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结束之后,将观察结果加以总结,回顾动物的生活特点,概括出动物特征并掌握其生活习性,通过分类方式完成动物共同特征总结,实现学生分类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科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结束语:
        在新时期下,小学科学教师应积极融入生活元素,借助生活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方式掌握所学知识,让课堂学习呈现出丰富性,学生注意力将得到长时间的有效集中,积极运用科学理论去指导生活,实现科学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小学科学教师应从多角度考虑,对生活化教学进行全面实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科学现象,对科学规律做到不断总结,学生脑中知识结构将呈现出系统性与完善性,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构建出高效的生活化科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陈永靖.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家长,2021(35):91-92.
[2]刘秀芬.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J].读写算,2021(09):101-102.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