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神农氏尝百草、轩辕氏传保灵兰秘典,中医药学悠悠几千载,浩浩如江河,皎皎似明月。医不分中西,追求的道都是一样的。然而,近百年来,“西医东渐”日盛,已薪火相传五千年的中医药遇到了巨大挑战。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医药迎来全面发展大好时代,中医药行业发展进入历史快车道,不仅诞生了屠呦呦、钟南山等中医药行业的改革先锋,而且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和品牌。广东省中草药产业协会会长、岭南国医小镇董事长李少勤,就是新时代中医药科技创新队伍里的一个优秀代表。自2010年以来,他带领岭南中草药博览园40人的创业团队,筹措资金30亿元,已投入资金8亿元人民币,将1500多个品种、20多万棵中草药移植引进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格塘村7000亩荒山僻岭,与北京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共建共享,筑起了一个中医药种植与加工、研发与生产、文化与旅游相融合,中医药与文化创意的文旅新业态的特色小镇。年接待前来实习的学生、考察的专家学者、观光旅游的客人30万人次,年产值上亿元,为格塘村200户村民先后投入资金5000万元,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如今,岭南国医小镇已成为盛誉国内、世界榜上有名的岭南中医药文化旅游新态品牌。
从化崛起国医小镇 荒山变金山银山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发展壮大中药产业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我国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现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发展规模和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缺乏,继承不足、创新不够;中医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因种苗、种植等问题品质下降,影响中医药可持续发展。在世界闻名的温泉之乡从化,南药和中医药倍受重视,一座以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中医药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岭南国医小镇在这里崛起。
五月的广州,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百花盛开,处处洋溢着岭南的旖旎风光。
走进从化格塘村,具有岭南特色的十二生肖大桥牌坊、两侧一线排开的中华民俗的二十四节气花岗岩石二十四根,每根高8米,直径1.2米、重16吨的石柱,整齐的竖立在两旁,显得十分雄伟、壮丽,沿着十二生肖大桥直行500米,就进入到了国医小镇的山水园林之中。今年五一假期第一天,国医小镇迎来了一万多名参观者。这天上午,来自北京文旅部和自然资源部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为国医小镇颁发了“中国旅游报读者基地”牌匾并举行了揭幕典礼。中国旅游报社党办主任董新有还向李少勤董事长赠送了百岁老人、文旅部文艺泰斗陈柏坚先生为国医小镇题写的“国医航母”书法作品。
位于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格塘村的国医小镇,地处偏僻的山区,山地、土地多为荒地、弃地。2009年始,国医小镇项目落户后,李少勤和他的团队将村中荒废的土地利用了起来,变废为宝,立志让荒山变为金山银山。十年来,他们通过野外采集,药苗开发培育等方式,至今已有广藿香、巴戟天、砂仁和陈皮等十大广药,桔红、佛手、陈皮、首乌、桂皮等药类品种达1500余种,从这些种类里挑选了具有岭南特色的药材、珍稀中草药,以及适合当地生长的中草药300余种进行繁育。面临濒危的药材,不惜重金,将种苗移植到基地抚育。已有800多种珍惜的中草药。这里生产的岗梅、三丫苦、五指毛桃、土茯苓都是常用的煲汤、煮凉茶药材。在当地较为珍贵的独脚金,是一种一年生的半寄生小草本植物,对于治疗小儿疳积效果显著,有效的得到了抚育和保护。广藿香中的香化浊,用于胸闷不舒、腹痛吐泻、鼻渊头痛等症状,为了保持它的原始野性生态优良品种,千方百计把它引到基地里进行扩大繁育。
面积达400多亩国医园、百草园,以中医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概念进行布局,内含以南药为主的200多种中草药。并根据中草药的功效,分为凉茶园、药蔬园、芳香园、护肤园、毒草园、青蒿园等六个主题园,种植超过1000种中草药品种。本草四季花海位于中医药历史文化浮雕长廊的外侧,成片种植红花风铃木、黄花风铃木、宫粉紫荆、勒杜鹃和其它中草药品种,形成一年四季都有花可欣赏的花海景观。
2000平方米的中医药文化博览中心分为中医药文化展区、中药材标本展区、国医大师学术成果展区三个展示区。其中中药材标本展区则收集了来自全国各个地区的中药标本2500多种,其中腊叶标本1700多种、浸制类标本422种、中药材标本350多种、中医矿物类标本90余种等。岭南种植种苗繁育基地占地面积100亩,繁育的岭南药类品种达1300多种,兰科种苗培育中心则收集了原生态及培育品种共500多种。古代传说中的“见血封喉树”、“漆树”、“七步断肠草”等剧毒药植物,笔者平生第一次见识。
马骝山南药森林公园和中医药民俗民宿文化村是岭南国医小镇的两大主体园区,马骝山南药森林公园达4500亩,以保护北回归线上森林资源和药用资源为主,结合农业生产种植,建有以沉香为核心产业的3000亩“十大广药种植基地”。中医药民俗民宿文化村将生态保护、旅游开发、农村建设、农业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
作家茨威格曾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还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这句名言也是国医小镇李少勤董事长的内心感悟。李少勤出生于杏林世家,他的爷爷和父亲一边种地一边行医。李少勤小时候生病发高烧,爷爷从路边拔几棵开着小花的车前草给他煮汤喝下去,他的病马上就好了。爷爷和父亲经常为村民治病,治愈了很多疑难病症患者。李少勤自幼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但他考上广州理工大学选修了工程专业,毕业后成了一名建筑师,在广州建筑行业创造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当他沉醉在成功创业的喜悦之中时,深藏在他内心的中医药文化的种子苏醒了,他突然意识到中华中医药文化是他人生更大的价值和追求。从此,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复兴中医药文化的康庄大道。
传播中医药文化 讲好中医药故事
岭南文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岭南医学与国医学一脉相承,国医即中医,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深邃的科学智慧、人文精神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创业初期,李少勤和创业团队立足岭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在建设国医小镇过程中把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为中医药面向国内、走向世界作为使命担当。
2017年11月26日,国医小镇中医文化浮雕景观长廊揭幕,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机构向李少勤董事长隆重颁发证书。中医药文化浮雕景观长廊从策划、研讨、设计、审定、雕塑到竣工,先后有数十位专家学者、近40位工程设计人员参与,200余名施工人员参加兴建。历时3年,耗资七千多万元人民币,打造了高3米、厚3米、长1028米,以独特的构思,精湛的工艺,真实的记录了华夏上下五千年间的十二个阶段、中医药发展史的国医文化长廊。该长廊涉及人物1400余人,“刮骨疗伤”等中医药典故340余例,中医典籍120多部。载誉了中华医药五千年间历代名医、典故和重要史记。该长廊至今国内首创,世界闻名,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世界最长砂岩深浮雕。中医药文化浮雕景观长廊成为成功向世界讲好中医药故事的典范,国医小镇也因此成为建设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不仅增强了对当地中小学学生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的影响,全国乃至海外前来观光学习游客络绎不绝。
国医小镇军人出身的总经理耿志超是中医药文化和产业的探索者和践行者,他说,我们在国医小镇内和广州市越秀区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教育基地,让人们了解中医药文化,领略祖国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对中医的兴趣和传承。
广府本草博物馆2017年对外开放,1000平方米的展厅通过图文、实物、场景等形式向专家、学者、中小学生和市民展示了南药和中草药历史、中草药材、药膳养生等知识。作为首家社区中草药博物馆被市民称为“巷子里的博物馆”。博物馆设立了“广府本草学堂”,再现了传统药房场景,陈列中草药制作、售卖的器具和各式药材成品,结合二十四节气每月两次向社会开授中草药养生知识讲座、培训,受到青少年和省内外观众和同行们的好评,从当地到国内、国内到国外、从政府到社会、从市民到省市领导、从学生到幼儿园的娃娃学习参观,并在参观留言簿上留言,写道:“这个博物馆太好了,可惜资料带不走。今天学到了邓老的八段锦。非常感谢”;“传统中医药一定要传承下去,造福中华儿女。”;“中华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广大,福至全国、谋福世界”。
国医小镇里的中医药文化展区、中药材标本展区、国医大师学术成果展览区等,通过“岐黄荣光”“古迹寻踪”“传统技艺”“国医大师”“杏林墨香”“岭南史话”等图文板块和标本艺术鉴赏,以及各种中医药历史文物,展示中医药文化从古至今绚丽多姿的发展历程和悠久历史,以学习和旅游结合的一种模式,通过边学习边旅游的方式,传播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价值理念和科学的中医药使用常识,让人类了解中医药文化、热爱中医药,使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小镇还与当地多所中小学校、以及省内医学类院校展开合作,开展课外培训,通过系统而集中的野外直观教学实习,直接感受、观察研究大量鲜活的药用动、植物体,从而提高了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李少勤和国医小镇团队的践行、得到了国医大师、岭南医学的开拓者——邓铁涛教授的赞誉和支持,博物馆大门上方“广府本草博物馆”七字牌匾正是邓老亲笔题写。邓老还向博物馆捐赠了一批珍贵药籍,与观众分享他的养生秘方、健康心得,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远在北京的国务院原副秘书长张镜源十分关心,向国医小镇赠送了由他主编的15函150卷中医药文化巨著《中华中医昆仑》,并推荐国医小镇与国家中医药学术团体在国医小镇所在地两次举办岭南中医药高峰论坛,出席研讨会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黄璐琦、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等与来自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界专家学者以“论坛”为媒介,探讨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搭建“两岸四地”乃至东盟区域中医药学术交流平台,不仅扩大了国医小镇的声誉,而且向世界传递出中国中医药传承的历史源远和健康的中国故事。
在今年建国70周年之际,国医小镇将联手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旅游报社,举办一场2019美丽中国行(广东从化)国医文化旅游采风暨中国首届国医文化旅游节活动,届时,以弘扬中华大文化为己任的国医小镇将再次迎来海内外领导、专家和学者,共同研讨中医药文化与旅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携手推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
引领文旅新潮流 国医文化让生命更健康
岭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拥有开放的眼界和超前的思维。在不久前举办的“岭南国医小镇”研讨会上,李少勤说:我们以中华五千年中医药大文化为依托,将生态保护、旅游开发、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致富有机融合,让生命更健康,让城乡更美丽。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旅上升为一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仰、和对心灵、身体的修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康养旅游产品体系,国医文旅首当其时。国医小镇正在以博览园区的自然山地为依托,以中草药种植为基础,以中草药研发为契点,以博览园观光为载体,以博物馆展示为媒介,形成一园(岭南中草药博览园),两廊(观花长廊、北回归线健康长廊),三功能(生产与研发、教育与传承、观光与养生),四大园区(中草药种植园区、中草药保育园区、中草药教育与体验园区、中草药研发园区),八大基地(中草药种质种苗基地、岭南地道药材示范基地、中药材创新技术研发基地、中国中草药文化研究基地、中草药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民族药浴健康研究基地、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大学生教学与实习基地)总格局,创建与商业、文化、金融、科技等相关产业融合性发展的新机制,为我国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探索出一条通过专项要素市场建设促进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全域化的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国医小镇,昔日荒山僻壤,今日绿水金山,明天更美丽灿烂;国医瑰宝传承广大,源远流长,必然再造福华夏儿女,谋福世界。
(特约记者 王银岭 记者 沉 沙)
(编辑: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