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正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2013-10-29 11:26 文/高思凤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3年10月28日B8版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要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提出了“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由此可见,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活动生趣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广的学科,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百分数知识时,教师要求学生搜集饮料瓶、商品外包装上的百分数;搜集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让学生解释含义,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学生进一步关注以后生活中的百分数。
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弄学具,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课外活动能创造一个非常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参加,因此它比课堂教学更加开放,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二、感悟激趣
      感悟数学之美,激发学习兴趣。数学中的美不同于美术中的线条、造型、色彩的视觉美,不同于体育中的体形、动作、力量的运动美,也不同于各种的音响、节奏、旋律的听觉美。数学本身的内在美瑰丽多姿,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美,让学生进行体验并感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究竟美在哪里呢?法国数学家庞加莱说得十分中肯:“到底是什么使我们感到一个解法,一个证明优美呢?那就是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对称,恰到好处的平衡。”数学问题,浩如烟海,求解时很难找到一定的程式。有时,在“美的号召”下,凭借美的感受,领悟问题显露的美,并以此为思维向导,另辟蹊径,常可获得别开生面的妙解。
      三、激励促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巧妙地运用各种激励的手段,就会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不断增进学主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者。小学生很在乎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给予学生多一些鼓励性的评价,尤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进步时,教师应及时对其激励性评价。另外是,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切莫让自己的评价使学生对学生数学失去兴趣。
      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日增月加。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前王小学)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