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
sitemap
tags
首页
>>
课改前沿
>>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拓展延伸
正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拓展延伸
2013-10-29 11:44
文/赵海英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3年10月21日B7版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求语文教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在课堂教学中就如何有效地拓展延伸,进行了一些实践尝试。
一、从文章内容处拓展延伸
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目标或核心目标。从语言的学习角度看,文本的语言教学要遵循认知规律,注重三个过程。一是言语感受和言语积累过程,学生在反复阅读中调动各种感官感受美词佳句,逐步积累优美的言语材料,并储存在个人的言语积累中。二是言语感悟和言语内化过程。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与目睹、口诵、耳闻同步进行体验与心语,品味和感悟作者蕴含并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思绪。三是言语模仿和言语表达过程,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训练,使之落到实处,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语言品味中进行有效拓展有利于学生对语言表达与作者情感的深层理解,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从课堂反思处拓展延伸
课堂中的生成问题,指师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它是一个思考活动的过程,通过课堂生成可以完成预设的目标,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课堂中,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生成的问题,因势利导改变预设的程序,进行有效拓展,在动态生成中,要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生成拓展的“课眼”。引导教学进程,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让学生及时获得情感体验及对主题的提升。
三、从情感体验处拓展延伸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引领他们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去体验、熏陶、捕捉作者瞬息万变的情感旋律,引领学生走进作者内心情感世界,并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产生个性阅读体验,描绘心中的景与物,倾吐自己的情与意,激发心中的涟与漪。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与开放性要求教师将语文学习的内容向课外拓展,在延伸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探索,在比较、对照、引申、拓展过程中开发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拓展性阅读要求学生不能再把一篇作品简单地视为语言学习的载体,而应看作是提升自身语文能力的一个阶梯、一个范本,也是丰富自身文学底蕴,培养自身人文品质的媒介。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名家名作,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名著的热情与兴趣,进行有效课外拓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翼城县春雷学校)
相关新闻
教学
课堂
语文
拓展
有效
新时代赏识教育中教师如何进行识字教学浅谈
读写结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
浅谈中学生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及提高策略
浅谈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与书法教育的深度融合
用心严抓教学管理,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强化教学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
诗歌教学:《老树》《女儿·鸽子》《 乡村的五月》教案
小学体育田径课教学的新思考
初中美术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 高三英语词汇复习的有效教学方法探究
开展阳光体育的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初探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施精细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
中华文教网www.zhwjw.net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
中华文教网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中华文教网
(www.zhwjw.net)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中华文教网
部分文章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妥善处理。
焦点阅读
乐订坊数字人AI短视频直播平台上线发布会在京举行
乐订坊数字人视频直播AI系统操作手册
2024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新年致辞
探究广西北海民附学校量产“学霸”的秘密
频道精选
音你而来,为乐而燃!“高山星空音乐汇”绽放龙
《我想我们能在一起》新歌上线
2024年月玲珑诗词选登
描写郾城大战和心意六合拳的小说《岳飞传奇》出
诗意人生的感悟与吟唱——略评靳贤孝诗集《信步
靳春增——天赐物华十首
笔耕不辍,墨香四溢——评赵连甲先生的书法艺术
河南省创伤应急救援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绿色环保增产型碳氢核肥 落户重庆为农业带来新
“健康酉阳行”文学采风活动在酉阳成功举行
下一篇
下一篇:
浅谈会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
电话:18610236845
客服qq:
421808130
邮件:zdkw2005@163.com
京ICP备10012388号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