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如何在古诗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正文

如何在古诗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023-03-12 14:56 胡志红 今日文教周刊
山东省诸城市文化路小学 胡志红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那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可以通过反复诵读古诗,读中品,读中想,读中思,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让一篇篇优秀的诗文在他们那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地反刍、发酵,使之成为他们一生高远见识、健全人格的源头活水,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通过朗读,领略古诗文独特的魅力
  古诗文有其独特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词句匀称工整,音律抑扬顿挫,特别适合诵读。指导学生朗读时按诗歌节奏“摇头晃脑”一番,背诵时则闭上眼睛,在摇摇晃晃中体味诗歌的情感底蕴及生命内涵,感受诗歌鲜明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充分体会文思、文理、文情、文气,产生共鸣,达到愉悦的审美享受,激发对诗歌乃至语文的兴趣。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
  二、读中品,领悟古诗文语言的意境
  学诗时,要抓住这些诗句中的“诗眼”,认真推敲,体验语言的精炼与准确。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开”等精妙含蓄的词语就值得学生去揣摩、体味。又如导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就可以指导学生重点揣摩一下“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字在全诗的地位。一个“轻”字贯穿全诗,诗人将自己意外遇赦,心情舒畅,归心似箭,以及蔑视三峡艰险自然地透露出来。像这样有选择性地讲一点学生能理解的炼字功夫。往往可以因小见大,体味到古诗的语言特色。又如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孤”“尽”两字,体会诗人怅然若失,面对长天碧水的落寞情怀。
  三、读中想,体会古诗文的画面美
诗的语言极为精炼,小学生仅从语言上来学习古诗,对古诗的画面美是很模糊笼统的。我们可以抓住诗中有画的特点,启发学生在读中联想和想像,从而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体会诗句所表达的境界。如《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如此生机盎然的景象,如此浓厚的生活情趣,单就字面的理解是不够的。可以通过看插图,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展开联想,想象诗中各种景物所组成的画面:村庄的周围,青草茵茵,黄莺飞舞,河堤两岸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摆,温柔地拂扫着堤岸。放学归来的孩子们在这诱人的春景中,悠闲地放起风筝,各式各样的风筝在春风中翩翩起舞。多么迷人的景象!多么惬意的情调!如此优美的乡村春景飞进了学生的脑海。此时让全体学生起立,倒背双手,闭上眼睛,一起朗诵全文。学生早被诗中的美景所陶醉了。此外,还可以进行读诗作画,自诗自画。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