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开题、中期、结题报告 正文

《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开题、中期、结题报告

2016-06-30 08:29 王阁杰 本站原创

   

         山东省东明县第二实验小学 王阁杰

 

           课题编号:CTF120166-73-271D

 

  一、课题提出的意义

1.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2.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就是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可见,从小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人一生有多么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孩子们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者处世。它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好习惯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3、家庭教育对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缺少足够的认识

学生来之不同的家庭,有的家长本身素质不高,对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们的家庭教育,有的家长不识字对孩子习惯认识不足。凡此种种,导致学生习惯出现偏差。从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是当前我校德育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本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与内容: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学习生活中,在学习环境的影响下,经教育反复练习形成的,最终发展成为个体需要的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质量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的形成的最佳时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

“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用比较概括的话来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他所能涉及到的社会公共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并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形成习惯的、外在的良好文明行为方面的教育。

      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她们人格的健全发展就有了巩固的基础。课题在如何养成学习方面一系列习惯,并通过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培养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与预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4、细致性原则。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主导方法: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修养指导法、定期评价法。

辅助方法:问卷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

()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

1、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的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论文

3,案例与反思

4、交流材料

四、课题的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 (20141120153月)主要观察、记录、分析学生在这一阶段所表现出的有关现象,制定方案,初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形成观察、分析等方法、方案

第二阶段(20153—20156月),初步探索,深入实验,搜集资料,重点搞清楚行为养成教育的含义,及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的重大意义。形成阶段性成果适当调整,做好研究过程的记载

第三阶段(20156月—2015年11月):实验验证阶段。通过运用实验报告、家长反馈表、个案测评等形式,研究形成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的因素、途径、方法,并在活动中进行验证。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上报总课题组。

 

五、主要途径和措施

1、活动育人:重大节日活动,时事政治教育活动,系列专题活动等。

2、课堂育人:发挥学科育人的功能,特别是发挥思想政治课,主渠道的育人功能,主题班会,阅读课的育人功能。

3、阵地育人:校园文化,板报、手抄报、校报、升旗仪式、广播站,基地教育等,心理咨询,“心语”信箱等。

4 设计主题班会活动

·“做人”主题活动: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主题班会。“中国精神”读书活动;《学雷锋树新风》演讲比赛;“做了不起的和平一人”主题班会。“小小行动连未来”主题队会等。

·“做事”主题活动:开展了“妙手小厨师”大赛(指一次生活技能);和少先队部门联合发起“环境中的文明行为”主题活动;进行“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主题教育活动等。

 “学习”主题活动:结合学校开展的“童馨阅读”工程,结合思品学科课程利用实践活动课开展“读书好,好读书 ,读好书”主题活动;“珍惜时间”主题活动等。

.主要参考文献

1、肖光畔《中国教育问题调查--问题孩子》大众文艺出版社

2王东华出版《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中国妇女出版社2002年月

3、邵夏珍编著《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5

4、纪康保《细节教育》华文出版社20055

5、《卡尔威特的教育》京华出版社20024

6、林正文《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肖光畔《中国教育问题调查-问题教育》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

8、徐汉林编著《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海豚出版社20059

9、青华编著《这样培养好习惯》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5

10、孙云晓、胡霞《较量背后的沉思》海燕出版社200311

 

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课题中期研究总结

             山东省东明县第二实验小学 王阁杰

            课题编号:CTF120166-73-271D

 

  一、课题提出的意义

1.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2.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就是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可见,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一生有多么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孩子们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者处世。它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好习惯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3、家庭教育对养成教育缺少足够的认识

学生来之不同的家庭,有的家长本身素质不高,对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们的家庭教育,有的家长不识字对孩子习惯认识不足。凡此种种,导致学生习惯出现偏差。从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是当前我校德育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本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与内容:

“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学习生活中,在学习环境的影响下,经教育反复练习形成的,最终发展成为个体需要的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质量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的形成的最佳时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

“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用比较概括的话来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他所能涉及到的社会公共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并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形成习惯的、外在的良好文明行为方面的教育。

    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她们人格的健全发展就有了巩固的基础。课题在如何做人、做事和学习具体化为一系列习惯,并通过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培养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与预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4、细致性原则。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主导方法: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修养指导法、定期评价法。

辅助方法:问卷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

    ()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

    1、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的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论文

    3案例与反思

    4、交流材料

   四、课题的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 (20141120153月)主要观察、记录、分析学生在这一阶段所表现出的有关现象,制定方案,初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形成观察、分析等方法、方案

第二阶段(20153—20156月),初步探索,深入实验,搜集资料,重点搞清楚行为养成教育的含义,及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的重大意义。形成阶段性成果适当调整,做好研究过程的记载

第三阶段(20156月—2015年11月):实验验证阶段。通过运用实验报告、家长反馈表、个案测评等形式,研究形成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的因素、途径、方法,并在活动中进行验证。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上报总课题组。

 

五、主要途径和措施

1、活动育人:重大节日活动,时事政治教育活动,系列专题活动等。

2、课堂育人:发挥学科育人的功能,特别是发挥思想政治课,主渠道的育人功能,主题班会,阅读课的育人功能。

3、阵地育人:校园文化,板报、手抄报、校报、升旗仪式、广播站,基地教育等,心理咨询,“心语”信箱等。

4 设计主题班会活动

·“做人”主题活动: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主题班会。“中国精神”读书活动;《学雷锋树新风》演讲比赛;“做了不起的和平一人”主题班会。“小小行动连未来”主题队会等。

·“做事”主题活动:开展了“妙手小厨师”大赛(指一次生活技能);和少先队部门联合发起“环境中的文明行为”主题活动;进行“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主题教育活动等。

 “学习”主题活动:结合学校开展的“童馨阅读”工程,结合思品学科课程利用实践活动课开展“读书好,好读书 ,读好书”主题活动;“珍惜时间”主题活动等。

六、研究成果

1在课题研究渐进深入的过程中,学生的精神面貌一天天的变化。他们快乐地在校学习、活动、生活,缺点渐渐改正、缺陷慢慢弥补。他们文明守纪、好学上进、诚信友爱、情趣高雅、向善求美,气质改善了,素质提高了。(六2中队)被评为校特色中队。验小学的验收学生的言行文明、真诚热情成为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班级德育特色建设初有成效。

   2中期调查问卷经统计如下;

   

《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开题、中期、结题报告

 

 

   从以上数据看,有很好学习习惯的比例上升。有较好学习习惯的比例基本持平。学习一般,需要改进的比例下降。学习习惯需要努力改进的基本持平。

    从统计结果分析:经过一年多的习惯性培养,学生已经养成了一些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在逐渐下降。

七、问题与思考

    1、前期调查对象与中期研究对象有时有变动,研究对象的改变带来学生具体问题的差异,这对后期可课题研究带来很大不便。

    2学校教育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养成,而家长重学习,轻德育的观念依然存在,认为学习好是孩子的唯一出路,生活自理并不重要,凡是父母能做的,他们都愿意代替孩子去做。在一部分家庭中还存在:“学校素质教育,家庭应试教育”的现象,学校的素质教育很难从根本上得以落实。因此,我深感任重而道远,要真正让全体家长都重视养成教育,整个社会还必须创设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山东省东明县第二实验小学 王阁杰

      课题编号:CTF120166-73-271D

一、课题提出的意义

1.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2.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就是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可见,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一生有多么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孩子们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者处世。它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好习惯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3、家庭教育对养成教育缺少足够的认识

学生来之不同的家庭,有的家长本身素质不高,对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们的家庭教育,有的家长不识字对孩子习惯认识不足。凡此种种,导致学生习惯出现偏差。从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是当前我校德育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本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与内容:

“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学习生活中,在学习环境的影响下,经教育反复练习形成的,最终发展成为个体需要的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质量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的形成的最佳时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

     “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用比较概括的话来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他所能涉及到的社会公共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并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形成习惯的、外在的良好文明行为方面的教育。

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她们人格的健全发展就有了巩固的基础。课题在如何做人、做事和学习具体化为一系列习惯,并通过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培养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

(一)、课题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4、细致性原则。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主导方法: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修养指导法、定期评价法。

辅助方法:问卷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

四、课题的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 20141120153月)主要观察、记录、分析学生在这一阶段所表现出的有关现象,制定方案,初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形成观察、分析等方法、方案

第二阶段(20153—20156月),初步探索,深入实验,搜集资料,重点搞清楚行为养成教育的含义,及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的重大意义。形成阶段性成果适当调整,做好研究过程的记载

第三阶段(20156201511):实验验证阶段。通过运用实验报告、家长反馈表、个案测评等形式,研究形成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的因素、途径、方法,并在活动中进行验证。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上报总课题组。

五、主要途径和措施

1、活动育人:重大节日活动,时事政治教育活动,社会实践 活动等。

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更容易接受真理,增强体验,磨炼意志,规范行为,形成信念,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更符合品德形成规律和教育规律,所以我认为对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范围内,必须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引导学生投身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学到的道理,促进文明行为的内化。为此,我联合少先队将养成教育向社区延伸,在实验班成立假日小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区活动中,学会关心周围的人、事和环境、关心身边的整个社会。组织学生在双休日走向社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也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课堂育人:我紧紧抓住思品课堂教学这一习惯培养的主要途径,把习惯培养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如思品中的“待人要宽容”,语文学科的“给予是快乐的”,数学学科中的关于爱心捐款的应用题,美术学科中的欣赏《开国大典》的作品等,这补充了相关的内容。使学生明确了习惯培养的内容,理解了文明行为的概念,并且能实实在在地做好。

3、阵地育人:校园文化,板报、手抄报、校报、升旗仪式、广播站,基地教育等,心理咨询,“心语”信箱等。

4 设计主题班会活动

·“做人”主题活动: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主题班会。“中国精神”读书活动;《学雷锋树新风》演讲比赛;“做了不起的和平一人”主题班会。“小小行动连未来”主题队会等。

·“做事”主题活动:开展了“妙手小厨师”大赛(指一次生活技能);和少先队部门联合发起“环境中的文明行为”主题活动;进行“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主题教育活动等。

“学习”主题活动:结合学校开展的“童馨阅读”工程,结合思品学科课程利用实践活动课开展“读书好,好读书 ,读好书”主题活动;“珍惜时间”主题活动等。

 

 

六、课题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课题研究的结果: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学生用一种全新的观念看待自己和他人,及时矫正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我设计了主题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课,旨在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与他人的每一个细节,从细节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做到抑恶扬善,主动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这是一堂集思想性、时代性、开放性的德育班会课,我想,德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尽量避免严肃空洞的说教,采用体会、感悟中明理的教法。通过三个学生自编自演的小品,来探讨小小的善恶之举给一个人的品德带来的影响,三个小品分别以小小的善举、小小的恶行、弃恶扬善后的改变为中心思想,通过小明这个主角来表现,选取的都是学生们身边的小事,让学生来畅谈想法。收集有关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比如播放社会中的一些善举和恶举,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将学生的视角放至社会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无论是人,动物,还是公物,都需要我们的关爱,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心,我们的世界会变的更美好,会收获更多的阳光和欢笑,使爱的暖流传遍校园。

案例

学生任超凡, 11 岁,男,聪明活泼,但成绩不好,并且行为习惯很差,经常作业未完成而且潦草,欺负女同学,与同学打架。大部分的同学都不喜欢他。任课老师经常到我处“告状”。

指导对策

 

1.坚持疏导教育,春风化雨等方面正面引导。首先对他的行为提出具体、细致的要求,只要他一段时间内做的好,我就在班里表扬;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我坚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有一次,班里一名小女孩正在搬桌子,由于力气太小搬不动,他就大笑着嘲笑人家,我悄悄走过去说:“别的同学都不吱声,你却嘲笑人,同学心理会怎么想?现在你该怎么做最好?”他马上跑过去帮女孩搬桌子了。女同学向他道谢,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2、要让学生懂得与人和睦相处的意义,体验与人和睦相处的喜悦。

要让学生知道人总是要长大的,只有在与人不断地交往过程中,才能增长知识,积累经验、认清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再者,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和大家和睦相处能使自己身心愉悦,真正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3.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我利用林某在电脑上的优势,让他担任电脑管理员。当我需要下载杀毒软件、防火墙时就找他帮忙。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树立起责任心。学习上的进步更要及时地表扬他,使他有一种成就感的满足,同时此时也趁势指出他的不足,让他迎头赶上

      

通过以上的许多方面的努力,被试对象已渐渐找到了一些好的行为习惯的感觉,由此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自信心有了提高,在同学、班级中也有自己的位置,被试对象的问题行为得到了转变,因此,培养好的行为习惯比什么都重要。

课题研究的结论:

1 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提高了

实施这一课题的研究以来,我自觉认真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收集有关材料,与此课题相关的各科老师交流心得体会,认真撰写论文、 案例、随笔、感悟心得。在交流和学习中,教师们不断拓宽对养成教育的内涵的理解,探索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与训练形式和方法,既有静态的晓之以理,又有动态的品德践行,注重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有计划,有重点地反复训练,抓细抓实,达到认知、践行交互提升。

   2家庭教育的内容、方法丰富了

   本课题的研究,与家长一起探讨了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的方法、内容和形式。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等内容,将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家庭美德、生命教育、诚信教育作为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 

3家长教育观念转变了

     通过该课题的实践和研究,家长形成了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亲子之间得到了沟通,家长普遍重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重视对孩子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情感的支持。

四、课题研究的反思:

    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曲折、反复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克服一个坏习惯和养成一个好习惯,决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即能达到的。对于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我们要加强运用,并拓展成果内涵,提升质量。应在“恒”字上下功夫,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适应到习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觉的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国家教师科研基金重点课题

   实验研究员的批复通知

山东省东明县第二实验小学 王阁杰 同志

    你的课题研究实验申报经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学力素质水准建模与研究》总课题工作组批准,同意你成为“中小学学力素质水准新课堂教学与研究”课题实验研究员,根据教育部关于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管理和本总课题组的要求,课题组研究员应做好下述工作:

1.研究员应尽快确定对所申报的独立单项子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论文或调查研究报告名称,研究时间,交稿时间。在一个月内上报并组织学生开始实施,并将实施方案和调研进展情况及时报送总课题工作组。

2.根据申报表的有关成果预期做好课题调研项目的自我管理工作。课题组的有关重要活动、重要变更和重要成果均须经本单位签署意见后及时报送总课题组。

   

课题名称:中小学学力素质水准新课堂教学与研究

课题类别:全国重点课题子课题

课题承担单位:科技信息报社·今日文教编辑部

课题编号:CTF12016673

调研经费:自筹

研究员编号:CTF120166-73-271D

课题信息及成果公布网站:www.zhwjw.net  中华文教网

网站查询:http://www.zhwjw.net/Article/announce/201207/7968.shtml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