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国学思想的研究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国学思想的研究

2016-09-14 16:08 孙友香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2016、9、1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五小学    孙友香
        摘要: 中华国学文化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每个数学老师都能成为教学中的有心人,在熟悉教材、研究教法的同时,善于挖掘其隐藏的国学内涵,结合学生实际,就能如春风送雨般把国学内容恰如其分地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渗透;国学

        教育部文件精神,把中华国学思想融入学科教学中,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提到国学,人们往往就会和语文教学、品德教育联系起来,似乎与数学教学毫无关系。其实不然,数学中的国学内容如同大海中的沙粒,深藏不露,需要有心人去挖掘、利用。因此,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国学思想渗透,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都有深远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些国学内容有效地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呢?
        一、国学在老师自身中有效渗透
常言道“打铁先要自身硬”,为了更好地给学生传授国学文化思想,教师首先应树立学习“国学”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有一桶水。
        1.理解“国学”概念。为什么人们往往认为数学学科中没有国学内容,这其实是对国学的概念缺乏理解造成的。什么是“国学”呢?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有了初步的理解。“国学”一词,古代就有。对于它的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而且“国学”概念有其历史发展过程。笔者认为现代“国学”指以儒学为基础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2.挖掘数学教材中涉及到的国学内容。数学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但如果能恰当渗透国学思想,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们每个数学老师在熟悉教材时,善于挖掘其隐藏的国学内容。比如:《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一节内容。说起钟表,世界排名第一的瑞士表人人皆知,但制造钟表最早的国家不是瑞士而是中国。中国的钟表史,要从三干多年前说起,华夏祖先最早制成“土圭”与“日晷”两种计时器,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计时器的国家之一。后来经过不同时代创造的 “漏壶”、“水运浑象”、“水运浑天仪”、“水运仪象台”、 “大明灯漏”与“五轮沙漏”等计时器,无不凝聚着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十九世纪初,出现了专门从事钟表制造的作坊,能制造出多式多样的自鸣钟、摆钟等,表盘由原来的一针、二针,发展到三针、四针,以计日、时、分、秒。十九世纪末期,中国造钟工艺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1875年由上海“美利华”作坊制造的南京钟,曾于1903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特别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钟表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知名品牌有东风、上海、宝石花、海鸥等。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出现了“七巧板”。 “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图玩具,流传到今天,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由七块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薄板组成,拼出来的图案变化万千。
课本中出现的认识算盘,长度单位尺、寸、丈,质量单位斤、两,九九口诀,轴对称图形中出现的剪纸等等,都蕴含着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
         二、国学在具体教学中有效渗透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算盘》教学时,首先出示算盘,老师向学生介绍算盘的历史意义: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正在兴起。通过老师的介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对算盘的热爱,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认识算盘的结构,并初步掌握算盘的记数法。整节课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第四课时《剪一剪》是一节实践课。教学伊始,课件展示美丽、对称的剪纸,让学生欣赏图形,并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对对称图形的回忆,为下面的探究新知做好准备,然后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剪出4个连续的小人。在学生掌握了剪纸的规律后可以剪8个连续的小人图形,还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图案,并剪出来。逐步培养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以及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最后的课外延伸,让学生注意收集民间的剪纸,并向老人请教剪纸技术,这一环节重在传承中华文化。
如上所例,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融入国学内容,使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意识,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国学在课外学习中有效渗透
        如对剪纸文化的学习,让学生回家查阅资料,了解剪纸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家长帮助动手剪窗花,陶冶爱美的情操,背诵一些歌谣,如“小剪刀,手中拿,宝宝来剪小窗花,剪一片给爸爸,剪一片给妈妈,再剪两片给布娃娃”等等。通过查阅资料、动手操作、熟读记忆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在课外学到更多的有关中华国学的知识。
        总之,中华国学文化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每个数学老师都能成为教学中的有心人,在熟悉教材、研究教法的同时,善于挖掘其隐藏的国学内涵,根据学生实际,就能如春风送雨般把国学内容恰如其分地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
           (作者为《中华国学融入学科创新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研究员编号:DCF13011-0010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成章:“厘清‘国学’基本概念 推进传统文化教育”。
        [2] 教育部开始在全国中小试行推广国学经典教育试验。
        [3]黄济:“在中小学如何开展国学教育”。
        [4]赖相卫:“浅谈国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