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教视点>>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正文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2015-04-10 20:39 黄德华 本站原创
                                           贵州省余庆县长征小学     黄德华
  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语文的世界也是广远的,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任你穿越时空,倾心对话。儿童的多彩梦就如轻盈的蒲公英,乘着风儿的翅膀遨游天地才是最大的心愿。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圈子,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  
       要给孩子“自己说话”的自由。琵琶大师刘德海论述琵琶教学时说:“脑袋是教师的,手是学生的,声音还会自然吗?”同样,自由宽松的语文课堂才会激起学生智慧的波澜。要允许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获得自我满足。于是,高涨的热情将会有力地支撑学习活动。身处有限的空间,心灵却在高远地飞翔,激情泛起的才智与探索生成的快乐不断喷涌;于是,有形课堂学习的结束同时意味着无形课堂学习的开始。让儿童回归远离了的生活世界。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的视界禁锢于教材,定格在课堂,切断了与生活的渊源。要知道,语文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就是生活的积聚与发抒。绚烂多姿的生活有形,有情,有境,是语文学习的不竭之源,是“梦”的发祥之地。小诗人金今的母亲就说过:“生活,为她构成了一个令她随时想像的空间,千姿百态,五彩缤纷,那里的遐思妙想是一个女孩心灵的版画。”李吉林老师也指出:“儿童的悟性都是通过感觉实现的。”“儿童总是凭借他们的感官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语言的源泉。”因而,我们要将学生的视线引向广阔的空间,为儿童打开更多的认识世界的窗户,拓宽儿童施展各自才能的天地。课外阅读、社会调查、民间采风,就是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深入的体验感悟,从而建构起良好的语文背景。  
       蓝天下的学校,大自然的无字书,也是滋润儿童的甘泉。把孩子带到野外去吧,用心聆听那风声、泉音、鸟语……让孩子每时每刻都呼吸到山野吹来的空气。一只蝴蝶翩翩掠过,一朵花蕾悄悄绽开,一缕蓝烟袅袅升起,一面岩石爬满青苔……都是在向他们悄悄传递成长的力量,渐渐地渗入灵魂和血液,获得生命与创造能量的滋润。

相关新闻

黄德华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