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提倡“文以载道”、“言之有物”,这里的“文”指“文章”,指文章这种形式;这里的“道”和“物”指文章的内容,指代思想和生活。文章是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只有形式没有内容,那是华丽的躯壳,没有血肉,没有生命;只有内容,不讲究形式,文章仍然没有活力,枯燥艰涩。现在的作文教学问题不在于写作的方法,即文章的形式,因为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讲了好多。讲了这么多的方法,学生依然感到作文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无“物”可写,作文要么落入俗套,生编硬造;要么模仿抄袭,自欺欺人。“文以载物,无物何以有文。”不理解这个道理,不解决这个问题,用再大的力,那也是本末倒置,事倍功半。
学生写不出作文,写不好作文,甚至害怕作文,这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究其原因,这种现象与当今作文教学过程的形式化、空洞性,教学过程与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有密切关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丰富的作文素材、“没内容可写”,是学生写作时的通病。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多么精巧如明镜般的池塘啊,天光云影娟如西子;之所以形成这样清澈的池塘,那是因为有源头活水涓涓流来。没有这涓涓的活水,池塘也就干枯见底,枯枝败叶也就残存其中;有了这汩汩的永远流淌的泉水,这小小的池塘便有了生命,便有了活力。源头与活水,这两项事物可以被认为是事物的来源,我们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说事物不能够一成不变的,这样的事物就容易霉变,变得腐朽不堪。我们学习语文,就需要有一颗感悟生活的心,接触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
辛弃疾曾讽刺那些无病呻吟故作高深的年轻后生——“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青年人年纪轻轻,看到抒发浓烈情感的诗词也跃跃欲试,但他们尚不理解人生之愁,却自以为身在愁中,写诗作赋,诉说苦恼。而到中年以后,真正知道什么是人生之愁的时候,却想说也说不出了,只能叹这秋之悲凉。这也正说明作文来自生活,来自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那么,怎么让学生作文中有丰富的生活呢?
首先是家长和教师把假节日还给学生。家长不要过多的让学生上各种补习班,教师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给学生一点自由的时间,让他们去做点自己愿做的事情。现在中小学的课程已经安排得过多,课业负担过重;各类补习班铺天盖地,为了升学,家长和学生紧跟补习班走。学生的生活就只剩下了学习学习再学习,补课补课再补课,提分提分再提分。“人不在教室里,便是在走向教室的路上”。学生哪里还有时间和空间接触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又哪里有时间去读课外书,去吸收,去思考,去形成自己的思想呢?现在的学生个个戴着眼镜,似乎都是满腹经纶的样子,其实他们脑子里只剩下了各种各样的考题,让学生有自己的生活乐趣、生活体验很重要。
其次是有关部门及家长要放手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街道、养老院等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接点地气,长长见识。改变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家乡的小河有一百多米”,“秋天来了,麦浪滚滚”可笑的现状。
再次是教师所出的作文题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特点。特级教师王栋生在《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一文中指出:“作文要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自我,在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关注自我’。学生最重要的写作资源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他的个人生活,是他个人所熟悉的事物。”由此可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拥抱生活、感悟生活,并使学生的个性和生命在关注和感悟中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最后就是引导学生多读书,从文学作品中学习生活。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加工再创造。文学是一种生活境界,是通过作者的心智感悟生活所展现出的一副画面,这副画面揭示着客观生活规律,或者是一种理想,一种对于生活的思考。而来自文学书籍中的生活体验也恰恰是学生作文的源头与活水。
所以,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不光是跟学生讲“作文来自生活的问题”,还要倡导并试图改变“学生没有生活的问题”,才能达到“文以载物”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