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教视点>>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 正文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

2019-10-22 09:15 申景英 谷传爱 今日文教2019、10、22日11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嘉祥街道双桥小学 申景英  谷传爱
      新的《九年义务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特点,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根据这个要求,研究和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就成了我们的任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本文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趣启疑,探寻学习方向
      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如:语文、图像、动作表演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找好激趣的导向,创设与课文有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觉既有趣又有疑,让学生探索的潜能和阅读的欲望有所指向,产生阅读期待,急于通过阅读课文来解答疑问,达到激趣启疑的目的。当学生有了读书兴趣之后,教师要适当帮助学生探究自己的学习方向,制定出学习目标,在制定目标过程中不能压抑,更不能强制,要充分体现“自主”,给学生一个宽松、自主选择的氛围。
      二、创设情境,自读感悟,探索读中收获
      这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要环节,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制定阅读目标,运用自己的知识、方法和情感体验,思考、感悟课文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学生学有所得、思有所获。
第一、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课堂上进行人性化、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要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自由选择性,教学中教师无需提出机械的阅读要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读书方式,即可放声读又可默读;既可通读全篇又可通读段落。
       第二、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思悟自由,课堂上没有固定的学法模式,没有专制的学习评价,学生在思考中或圈或点或写,既可翻阅资料,又可查字典。运用自己拥有的知识、技能或分析或比较或推理,独立地思考、体会、感悟。
       三、创设合作情境,培养合作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小组交流、合作的功能
      《九年义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合作”二字,而小组学习是课堂合作的主要形式。小组学习符合学生乐于交流的心理需求。在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是平等的,可以自由地发表个人的见解,可以集思广益,解决“独立”完成不了的问题,促进互相合作,加速认识的发展。从而使学习活动更深入,参与面更广泛。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敢于和善于揭示自己认识上的矛盾与冲突,积极探求认知的心理需求的具体表现,是一种难得可贵的品质,也正是教师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四、创设探究情境,读议思辨,解决疑难
       这是一个全班合作讨论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学习小组汇报交流和收获及小组内经过分析、整合出解决不了的问题,然后通过读书,小组或班级讨论、思考、辩论,使疑难问题得到解决,而学生就在这读书中讨论、思考、辩论中获取知识、明晰道理、增强才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以读促思、以思带读、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严谨、向上、竞争的探究情境。我们通常采用以下方式:(1)辩论式。各个小组汇总的疑难问题,往往有一定的难度,答案并不容易确定,学生之间会有不同的见解,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有个性的见解,经过争论、比较后,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2)补充式。针对学生对谋个问题的解答,大家各抒己见,予以补充,最后教师作全面的小结。(3)交流式。某个小组对谋个问题理解的深刻透彻,在交流答案的同时,汇报解决这个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全班性的讨论,既活跃了学习气氛,又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见解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对促进学生互相合作、求实、求真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之,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