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翼城县汇丰学校 赵华萍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它能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呢?
一、增加传统文化积淀,吸取经典营养
中国的文化经典,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流传久远,具有开朗涵宏的气象、优雅高尚的情怀,博大精深、意存高远,蕴涵民族精神、审美情趣、人生哲理等,是人文理想的荟萃,是民族智慧的源头,是构成炎黄子孙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民族文化素质的源泉之一。我们通过“民族文化经典”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文化经典的接触和吸收相当薄弱。于是,“不要拒绝对经典文化的吸收”成了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文化经典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之一。
二、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阅读它们,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多一点原本属于它自己的靓丽与芬芳,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三、品味作品文化意蕴,传达生活气息
语文教材大部分是文情并茂的文学作品(如古诗、现代散文等),语言表达丰美而深厚,这来之于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积累。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泛着人文色彩的光芒。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著作,也就走近了中国文化,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味。
①从语言美中品味。因此语文课堂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才能获得美的渲染和语感的培养,体现出人文的关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绵绵无期的“愁绪”……透过语言文字,我们体会到祖国语言的精妙博大,领略到字里行间产生的意境美。
②从形象美中品味。语文教材聚集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在他们的身上可窥见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剖析人物性格,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真、善、美,从而正确感知作品的形象美。
③从情感美中品味。语文课程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课文中闪耀着人文的光辉,这些或朴实或激情或沉重的文字,以一种感人肺腑的美,涤荡着人的心灵。引导学生诠释作品中的情感,正是陶冶性情,高洁情操,美丽心灵的实践。
当然,学生的体验是有层次和差异的,教师要把起点定低一点,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只要从一字一句一个小问题入手,细推深究,圈点批注,有所思,有所感即可。
四、寻访家乡传统文化,继承本土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当地的传统文化因素,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翼城花鼓,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属传统舞蹈类。建国以后,翼城花鼓多次在省和全国大型活动表演中精彩亮相。1958年大炼钢铁,1959年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在祖国大地唱红,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呈现出了空前壮举。当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北京举办全国民间优秀文化调演,“翼城花鼓”被省、地选中,由杨家庄组织编排的花鼓《工农联盟》最后被评为优秀节目,还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接见。这只是诸多翼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