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教视点>> 今年的高考作文,怎么写才不跑题? 正文

今年的高考作文,怎么写才不跑题?

2020-07-08 16:40 中华文教网 凤凰读书
             今年的高考作文,怎么写才不跑题?
       高考第一天过去,最为全国人民津津乐道的仍然是作文题。全国卷的难度、江苏卷的“风花雪月”、上海卷的哲学意蕴……作文议题间的每一个共性与个性,都牵动我们的仪式感和怀旧情结,在每年这天,形成”全民陪考“的场面。

      今年,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共10套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5套,分别为全国Ⅰ卷、全国II卷、全国III卷、新高考Ⅰ卷(山东使用)、新高考II卷(海南使用),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自主命制5套。 本文 将这些试卷中的作文题目汇总在一起,并附高考名师、高校教授第一时间发布的“解题思路”七则。看看 如果你是考生,读到这些题目,你会怎么写? 再对照老师的专业分析,你跑题了没?

              ▼

      全国 Ⅰ 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II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上海卷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浙江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附:2020年高考作文题解析

       全国Ⅰ卷

      “三人的故事,核心话题是人才”

      全国 Ⅰ卷提供的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三人的故事,核心话题就是“人才”,齐桓公是发现人才、任用人才;鲍叔牙是举荐人才;管仲本人就是人才。

      学生可以围绕“人才”这个中心,写鲍叔牙的知人,写他是伯乐;写管仲的大任在肩,建功立业;写齐桓公的从谏如流,知人善任,这些角度都是可以。

      题目要求是“发言稿”,所以就有一定的文体要求,既然是发言稿,开头、结尾都应该有一定的格式。而在文章的主要内容上也不要仅限于对材料故事的复述,而应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让文章纵横捭阖起来,最后回到材料,回到当下,回到年轻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王志彬,北京四中骨干教师

          (来源:活字文化)

       全国Ⅱ卷

      “让考生角色扮演”

      今年全国二卷的试卷特点仍然延续了往年二卷作文试题的特点,情境式任务驱动,让考生角色扮演,实用类文体导向,不仅关注中国还关注世界,角度是较为宏大的。大多数学生容易写空洞,想要写好,需要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关注国内外大事。

      考生要想得高分,必须抓住“以谁的身份对谁讲话”。以中国青年身份对世界青年讲话,有代入感,符合论坛发表的情境,有现场感,交互性。从中国角度看世界,也是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既是文化输出也是文化输入。

           ——孙立权,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来源:吉林新闻)

      新高考Ⅰ卷(山东)

      “有点话题作文的味道了”

      我原以为今年作文仍然应该是结合应用性文体写作,确实今年全国卷三套非常注重情境设计与应用交际性,但山东作文反而有点话题作文的味道了,让我想起了2003年的全国高考话题作文“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

       材料分三段,第一段是时代背景;第二段侧重“距离”,因为疫情影响,为了保证生命健康而产生的空间距离;第三段侧重“联系”,即使因疫情而产生距离,但人与人之间、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并没有因距离而阻隔,反而更彰显出制度优势、情感力量、文化底色,以及各行各业、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们的责任担当与价值选择。

      本次作文更适合正面选材,阐发弘扬正能量。 当然,如果考生能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反思的内容,比如“虽然有了空间的距离,但是不能以邻为壑”“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面对疫情,要众志成城,而不要人为制造心理距离”,我觉得也是一种很好的立意。

             ——于坤,青岛市高中语文教师

                (来源:高中语文学习课堂)

      北京卷

      “考生不能去写成科幻小说”

      众所周知,在2020年上半年,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升空,这是中国人迈入庚子年以来,除了团结一心抗击疫情之外,最激动人心的事情了。而作文题让考生以“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为话题来写一篇议论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人人都能够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出成绩,实现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时代精神;是每一份工作在社会中都有其价值与意义的现代职业观;更是我们在团体中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一种团体协作精神。

      第二个题目对记叙文的考查则关注当下网络时代的特点,人们每天都要获取成千上万条信息,而其中大部分是无用的,那么,此题恰好是一种反向思维,让考生从日常接收到的大量信息中选出其中一条来作为故事的核心,可见用心良苦,也仿佛是在提示我们:身处信息时代,千万别被信息所吞噬。这次记叙文的题目还是很宽泛的,导语中也已经给了很多提示,但特别要关注的是:“联系现实生活”,也就是说,考生不能去写成科幻小说,要有生活根基。

               ——白楠茁,北京四中一级教师

                   (来源:活字文化)

       上海卷

      “这是无能为力,很值得讨论”

      今年上海作文题涉及人的自由意志和残酷客观情形间的关系,与新冠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密切相关,考察学生联系当下时事做出有深度的分析。

      当然,出题者的意图是要学生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写作文时也不能一味抬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完全忽视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这其中有种辩证关系。要想得高分,学生要将其中的关系分析清楚,并举出独特的事例。

      因种种原因,有的青年学生对生活有一种无能为力之感,一个表现就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小说《人间失格》在校园长期畅销,这本小说是比较契合“丧文化”的。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尽在掌握,还是无能为力,很值得讨论。

       对于带有导向色彩的高考作文题目而言,充满现实感的哲学思辨,比玩弄修辞的抒情要好。

                   ——王宏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来源:澎湃新闻)

      江苏卷

      “这次命题没有搞庸俗辩证法”

      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在材料编制上一如既往地体现了概念主导、逐层阐述、逐步引导的表述风格,既在关键句(主旨句)的表述中给考生以理性上的认知,又在事例句的表述中给考生以感性的唤醒。

       作文材料中的“智能互联网时代”“浏览”“点赞”“分享”等字眼的出现,旗帜鲜明地考查学生对当下社会的理解和时代生活的感知,是时隔十年之后对2010年《绿色生活》命题的一次遥远的呼应。

       作文核心概念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同”,也就是“求同”。如果做一个较为完整而又简洁的概括,材料可以表述为“同类信息对人的塑造作用”。这次命题没有搞庸俗辩证法,没有让考生在异同之间做肤浅的思考,而是强调非常明确的命题核心“同”。在这个指向之下,考生可以联想到共同语言、文化认同、志同道合、人以类聚、环境育人等与“同”相联系的文化素材与立意角度。

       从材料看,今年的作文命题兼顾当下与历史,兼顾文化与生活,兼顾环境与交往等多组关系,大胆开放材料的外部空间,突破了过去命题中单个关键词束缚考生思维的现象。譬如在当下社会与历史文化的关系中,它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同则和,和为贵”的社会道德观念,又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求同心理的社会学特征,同时与当下所提倡的“和谐社会”建设相吻合。学生只要在这种贯通传承中考虑“同”与“求同”的塑造功能,就可以做出符合材料要求的作文。

                ——薛海兵,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来源:江海晚报)

      浙江卷

      “2019年作文题的姊妹篇”

       浙江卷关注“人”,总是亲切地站在考生的立场,让他们思考一些和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2019年如此,2020年亦如此。

       浙江卷又不仅仅是狭隘地关注“人”,它总是引导考生在更大的视野和空间里去审视自我,思考自我和他人、家庭乃至社会的适应调和、共生发展问题。

       也许,这个作文题可以看作浙江卷2019年作文题的姊妹篇。

       去年问的是: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声音”还是“不为读者所左右”?

       今年问的是:当你个人的人生规划和家庭的预期、社会赋予的角色不符时,你如何应对?

       去年的回答是三选一:多倾听读者的声音;不为读者所左右;既聆听内心的声音,也倾听读者的声音。

       今年的回答也是三选一: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规划;顺应家庭的预期或社会的安排;在个人与家庭、社会间寻求平衡。

       归根结底,去年和今年的试题指向的都是自我和他人、家庭乃至社会的适应调和、共生发展问题。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就是今年是去年追问的延续。

      如果把两个作文题从意义层面连贯一下,大致是这样的:当你书写你的生活时,你会怎么对待读者(他人、家庭、社会)的呼声?当你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面前,发现你的“书写”和家庭、社会之间已然产生了落差或错位时,你又该怎么办?

      显然,今年凸显了现实中必然会存在的“落差和错位”,这是谈“我”如何选择的大前提。如果考生只谈“坚持做自己”或是“扮演好社会赋予我们的角色”是不够切题的。

      不管“我”做出何种回应,展开文章时,显然要给出做出该选择的理由,如果考生不仅能考虑“我”的主观设想,还能从我和家庭或社会之间的关系来阐述选择的理由,那显然比只从自我角度做出的判断要深刻得多。

              —— 陈欢,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来源:浙考一点通)
                            编辑:红研


 好消息2020全国素质教育新课堂教研成果评选开始了,主要有论文、课件、微课教案评选等。同时开展第十三届正心杯全国校园科幻写作绘画大赛。主办单位:《科学导报·今日文教》编辑部、中国中小学教育艺术教与学研究中心、《作家报社》、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中华文教网等。咨询电话;010-89456159 微信:15011204522  QQ1062421792 
    今年的高考作文,怎么写才不跑题?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